浅谈乡土灰塑艺术进课堂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李月娴
[导读] 传统艺术文化融入现代教学课程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摘要]  传统艺术文化融入现代教学课程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体系。灰塑作为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色与传统艺术魅力,本文聚焦乡土灰塑艺术课堂化这一课题,在分析指出蕴含在灰塑艺术中重要艺术价值的同时展现其融入课堂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的提升美术素养的课程构建措施,旨在让学生了解灰塑这一传统工艺发展历程,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教学。

[关键词]  乡土灰塑艺术;美术教学;进课堂

[正文]
一、蕴藏在乡土灰塑中重要的艺术价值
        灰塑是从砖雕和泥塑两种技艺派生出来的一种室外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它作为一种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宝贵的地域特点和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价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瑰宝。作品往往风格独特,造型层次丰富多样,依附于屋脊或其他建筑工艺上,可经历风雨上百年尚且栩栩如生。灰塑造型手法概括清晰,线条粗犷有力,主体色彩冲击较强,不仅注重装饰的样式色彩,还重视其中蕴含的意义美,反映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祈求吉祥纳福的朴素感情。

二、灰塑艺术课堂化的必要性
        受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环境氛围、时尚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手工艺逐渐适应当代生活的需求成为满足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代手工艺。乡土灰塑艺术实践及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传统手工艺完成这一转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其融入课堂的必要性主要有两点,首先学生能够形成自觉保护和传承灰塑文化的意识,培养更多优秀的灰塑传承人,进一步对乡土灰塑历史传统技艺的抢救性学习与保护。其次通过这一课程进一步掌握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方法技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扬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推动灰塑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创新,不断融合现代元素进而焕发新的艺术活力。
        希望通过灰塑特色科技课程的开发,发展相关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样人人都能够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了解传统灰塑的艺术魅力,从而热爱灰塑,愿意为灰塑的传承与创新付出努力。

三、具体教学措施

3.1课程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乡土灰塑课程化时教师应当强调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因当将灰塑专业基础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做到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一步一脚印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既要为学生参与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又要在活动中保持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技能,达到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即能够与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性和艺术性产生良好共鸣,提升自身美术基础素养。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先为学生安排专业基础课再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工艺类手工课,最后再安排专题创新设计课程或者灰塑艺术欣赏课程。通常是学生在教师讲授完本堂课的知识点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运用、巩固和强化。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指导,监督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进行解答,对活动中的突发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

3.2时代创新元素的融入
        乡土灰塑教学课程中除了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以外,还应具有创新性。创新是每一个传统手工艺者传承技艺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民间手工艺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创新性的首次体现应当在教学课程中进行,这不仅需要在课堂内容的创新,即课堂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要求,不断加入新的创作元素,优化创作的空间结构。还体现在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创新上,只有乡土灰塑艺术实践教学的理念不断更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推动整个艺术传承过程地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3.3课程中的艺术情感培养
        实践和鉴赏是学生开阔视野,体会到乡土灰塑艺术作品的精妙绝伦的最好方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交流参观后的感受,学生可以从其材料、功能、美术、设计等多个角度谈自己的感悟。在交流中,学生已经由“体验”上升到“感受”阶段,学生在活动中对乡土灰塑艺术作品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和美学欣赏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萌生传承技艺的想法,感受传统民间艺术作品带来的美感震撼,进而在以后的美术课程当中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3.4评价和比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在学习灰塑相关制作技艺并实践出作品之后,灰塑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到此还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师评价过程和学生作品比赛是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以后针对设计作业、或者设计产品进行作业展。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灰塑制作大赛,对制作出突出艺术作品的同学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设计思想,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对灰塑技艺的传承信心,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艺术校园文化。

四、总结
        乡土灰塑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民间艺术的途径之一就是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民间艺术师资队伍,使其与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切身体会、领悟灰塑艺术的魅力,提升综合艺术修养。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将民族传统文化、民间传统美术与当前的课堂教学相整合,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的殿堂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使其成为民间美术进课堂的教学实践内容,让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伴随着我们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多种民间美术的魅力,逐步提升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新翔.浅谈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在高校雕塑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公关,2020(03):137.
[2]陈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375+377.
[3]张桓.传统美术设计与创新课程教学探索[J]湖南包装,2018,33(05):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