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体育锻炼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 王作舟 蔡文永
[导读] 本研究是应时而生,查阅的文献也提及甚少,并无完整研究。
        摘要:本研究是应时而生,查阅的文献也提及甚少,并无完整研究。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我国也是近三年才比较严重,虽然国家已经努力在治理,也得到一定的好转,但面对这个我们现在暂时无法完全控制的特殊天气,我们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国内外暂时很少,也并无完整的课程建设,没有成熟可以直接借鉴的指导性文件或教材可供参考,这样对于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就是一个最好的研究方向,通过国家权威的指标与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一套最具影响力的雾霾体育课程教材。
        关键词:雾霾;体育锻炼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雾霾指数与运动负荷的关系。
        找出正确的运动量和负荷,学生可以根据对应项目进行练习,既保证了学生健康又提高了身体素质。
        2.雾霾天气的出现体育教师有科学依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锻炼
        以往都是通过经验和感觉对学生进行锻炼,练习内容枯燥没有针对性,本次研究成果主要就是开发新型项目整合原有项目制定不同雾霾指数的锻炼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在室外、室内和课余进行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雾霾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长规律
        正常的教学我们有课标和教材进行参考制定课时计划来带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但雾霾天气的出现进过前期调研发现95%的体育教师无法根据学生学段特点和年龄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锻炼,所以本次研究成果就是要通过实验后制定不同学段学生在雾霾天气时的练习方法。保证教师有参考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的根据年龄段进行体育锻炼。
        二、医学论证与体育一线教学相结合
        “从问题出发,问道于教师、问道于学生、问道于专家”是本课程研究与实施的原则。为此,2014年,我校雾霾课程研究小组成员走访了很多关于体育课程研究的专家以及医院相关教授。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课题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查阅有关理论文献,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多次会议,收集了相关案例、开发了100多种新型锻炼方式。结合课题的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参与实践的教师每周一次例会,同时加强交流,对实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研讨。
        研究得到xx医科大学4位专家的指导与前期数据的支持,根据雾霾的指数变化来确定的运动负荷,主要取决于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只要学生锻炼时心率在有效范围内就不会对雾霾时造成人体伤害,还有助于学生体质增强。
        三、各个学段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
        雾霾体育课程设置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2014年开始,研究组成员就开始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负荷进行了详细统计,并且开发了多种室内外新型运动项目,从而在雾霾天气出现时更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有效的对各个学段和水平进行了详细划分,从每个学段的运动项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一对应,让每一个练习方法都能真正适应学生需求。
        (二)、课程练习内容(以水平四为例)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身体锻炼方式,并且能够控制身体各个运动机能,根据医学建议雾霾天时运动负荷与实验后的运动负荷对比基本吻合。
        (三)各个单项成果分析(水平二四年级跳绳为例)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跳绳项目已熟练掌握,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情况来控制运动时肌肉的参与以及运动负荷,通过测试学生在20-30分钟练习时可分8-10组进行练习,每组之间间隔1分钟,从而保证心率回复。
        最大摄氧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越快摄氧量就越大,所以将心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每次摄入的氧量以及养中所含pm2.5的值都属于人体正常代谢之内。
        四、实践创新点
        1、从学生体质出发,创设雾霾体育锻炼
        面对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恶劣天气的不断出现,雾霾天的频繁来袭,我们提倡治理,提倡健康,但不能就放弃身体锻炼,放弃学生体质。所以要通过卫生部门对雾霾指数以及摄氧量的关系来找出对应运动负荷,通过整合各种素质练习形式来详细制定划分不同学段学生的练习方法及教法。从而实现雾霾天气(极端或恶劣天气)的体育课程。
        2、制定完整的雾霾体育课教材
传统体育教材针对特殊天气一般采用教室上理论课,但体育课程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目的,所以本研究主要制定的是在室内或室外有针对性的应对特殊天气身体锻炼的方法,本着从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涛、鞠成军、王尧、贾震、冯英洁:《浅析雾霾天气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体育时空,2015, (9)。
2、潘丛华:《雾霾天气下学生户外体育运动思考》,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9
3、孙卫卫:《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王作舟:出生年月;1984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山西太原 职称;一级教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蔡文永:出生年月;1991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山西朔州 职称;二级教师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应对雾霾天气的学校体育锻炼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CJA16123)的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