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 郑小平
[导读] 中长跑运动一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
        摘要:中长跑运动一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开展中长跑运动,一方面可以增强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这对于面临高考以及学习双重压力的高中学生来说,不亚于一剂良药。但在实际的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畏惧中长跑运动的强度,而无法坚持参加训练,很多参与这项运动的学生,都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半途而废开脱,然后心安理得的放弃训练。针对种情况,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训练热情,鼓舞他们坚持下去,从而保障学生的训练成果,因此,笔者对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中长跑项目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中  体育  中长跑  教学
        中长跑运动是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该运动所体现出的是参加运动的人所具备的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锻炼的不只是参与运动的人的身体素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压力较大,一方面需要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备迎接高考以及今后更多的人生挑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中长跑教学,恰恰可以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有效的锻炼作用。首先,中长跑的运用强度较大,在运动过程中,学生会感觉体力透支而无法坚持,一旦坚持过了这个阶段,在身体超越了自身耐力极限的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克服困难之后的巨大成就感,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逆情商,也就是抗挫折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其次,在中长跑运动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坚持不懈而产生对自己努力行为的自豪感,从而对自己抱有更加强烈的自信心,受其影响,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学生的表现都将更加出色。那么,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中长跑教学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情感激励,调动兴趣
        一提到中长跑,很多学生还没开始训练就已经要打退堂鼓了,其中原因不言而喻,他们认为中长跑需要长时间的锻炼,觉得自己坚持不下来。面对学生的顾虑,高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中长跑的抵触情绪。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各种中长跑运动的盛况,比如各国每年都会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这项活动,主要是因为这是一项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活动,活动本身就有很强的仪式感,以此来鼓励高中学生将该运动作为一个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突破口,在活动中感受战胜自己的成就感;其次,面对中长跑的常规训练,很多学生会丧失运动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利用体育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达成训练目标,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适合中长跑训练的体育游戏很多,这其中,笔者曾经使用过一个“跑垒游戏”,即按照垒球的基本规则,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场地上设置几个点作为跑垒的出发点,每个小组各派一到两名成员守住各个点,然后由老师率先将一个作为垒球的不管什么球抛出去,哪一小组的成员率先抢到球,就可以开始跑垒,实际上就是进行接力跑,这时教师抛出第二个球,第三个球,最后,哪一个小组带球跑垒完成的最多,哪一个小组为优胜。

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通过接力跑的形式完成了体能和速度的训练,由于游戏的介入,训练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应用各种游戏,以保障训练的实际效果。
  二、课前热身,准备充分
        运动之前的热身环节,一方面可以使人体的肌肉和骨骼进入运动状态,增强运动的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关节的僵硬状态,使身体机能与运动过程更加契合,从而避免运动中的各种损伤。因此,在进行各项运动之前,热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长跑运动之前同样需要充足的热身。一般来说,热身环节的常用形式是肌肉拉伸和慢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血液流动速度会加快,关节也会更加灵活。除了这些常规的热身运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做徒手操或者快步走等方式热身。除此之外,在中长跑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每个参与训练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调查核实,以排除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原因造成的运动意外。由于中长跑运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教师还需要对运动场地的环境进行提前的调查,排除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运动当天的天气状况也要进行确认,尽量避免在雾天或者大风天进行运动。天气寒冷或者炎热的情况下,学生的体温变化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师对此也要提前做出预设,以保障训练的顺利开展。
         三、克服极限,增加耐力
         中长跑训练中,最难以突破的就是耐力的极限,因此,教师要注意从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增加耐力,突破身体的极限。其一,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增加耐力训练的项目,耐力训练的主要方式就是跑步,例如采用加速跑、变速跑、越野跑等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当学生的身体逐渐适应了中长跑强度之后,耐力自然就增加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训练时,为了缓解身体疲劳所产生的心理倦怠,可以配合播放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或者带领学生喊口号,使学生在心理上给自己加油。其二,教师要注意传授中长跑训练的技巧,在中长跑过程中,并非全程进行匀速运动就能够保证体力,实际上,采用间隔跑的方式对于克服身体极限作用更加明显,即跑步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内加速,在另一短时间内通过慢跑适当休息,这种训练可以调节心脏跳动和呼吸的频率。这样通过精神激励和技巧训练,相信学生能够更快突破身体的极限,增强自身耐力。
         总之,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中融入中长跑运动,是一项有利于学生长足发展的举措,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挑战自己,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使这一段训练时光成为学生记忆中永不磨灭的亮色。
参考文献:
        [1]李春宏.探究高中体育中中长跑节奏训练方法之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4):215-216.
         [2] 王亚文.怎样克服学校体育课耐久跑的恐惧心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62.
        [3]姚平.浅谈高中生提高中长跑成绩的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5(15):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