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在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不断推行的背景下,使得美术课程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了向学生渗透艺术素养与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初中美术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意识,这就凸显了教师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本文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造性思维;培养路径
前言:美术在初中阶段课程体系当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有效的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艺术素养,提高其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使得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得到落实。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于美术课程的认知能力,为其开展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目标。
一、创造性思维的认知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思考的过程所形成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意识与精神。一般表现为能够独立自主通过提出与分析问题而形成新颖的思考与学习方式,从而解决问题。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与发展。初中是学生思维体系逐渐构成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开展与思维培养相关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美术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以及绘画技巧。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
其次,初中美术教学缺乏实践性。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目标,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但是,很多教师将美术教学的空间局限于教室内,通过展示绘画作品以及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一些美术活动。这样的方式无法体现美术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路径
(一)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美术教学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其思维发展较快。这就使得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同学生在思考美术问题、分析美术知识中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存在较强的差异性。这样的条件为教师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将课堂中的一部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与探究,为其布置相应的美术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讲解到“三原色”这个部分时,可以先对学生实施组别划分,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三原色之间互相叠加能够形成哪些颜色?三原色在美术体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学生在组内进行自主发言以及倾听他人发言的过程都是其思维得到启发与碰撞的过程。学生合作学习完毕,由教师对其进行点拨,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二)开展丰富化的美术实践活动
很多的生活场景与自然情境中都包含较多的美术元素,这些元素都能够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有力工具。实践活动也是初中阶段美术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导向下,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真正到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中进行一些美术实践活动。使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元素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启发,而促进其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到学校附近的田园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园中各个区域的景色,并用画笔将其呈现在画板上。不同学生观看风景的角度不同,其所呈现的绘画内容也存在差异性。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所看到的场景,以绘制漫画的形式设计一些小故事。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交流,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
(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互联网中包含较为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美术教学空间,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美术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优势,也能够为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例如,教师讲解到“画家笔下的色彩”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带领学生分析这幅绘画作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有哪些特点?向学生讲解冷色与暖色的概念与差异性。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查找梵·高的另外两幅作品《星月夜》、《乌鸦群飞的麦田》。通过欣赏这两幅作品,尝试分析画家当时的心情,并思考如果你是梵·高,你会如何选择色彩搭配完成这两幅绘画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感悟进行互相讨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了初中美术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所提出的新要求。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认识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够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美术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美术教学空间。通过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双熙.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98.
[2]吴玉丽.试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8(10):161-162.
[3]刘江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