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内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中,所有学科都有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体育教育也包括在内。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少有的增强与锻炼学生身体素养的学科,体育教育承载和扮演着身心培养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多加关注学生体育素养、体育能力培养。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以体育教育为例,分析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思路的渗透,并结合实际,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让学生获得健康身心,形成终身锻炼意识和社会适应力。
关键词:体育教育;游戏元素;小学生;核心素养
前言:对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体育是一门又爱又恨的学科。爱是因为学生喜欢体育课,体育课能够让学生在操场、户外环境中活动。恨是因为传统课程中教师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死板,不少教师让学生机械式锻炼,无法使学生形成学习积极性、锻炼主动性。面对新时期背景,这种思路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契机,用更趣味的游戏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和生活的联系,并在主动积极训练中获得健康的身体,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勇敢的迎接挑战。
一、小学体育游戏元素融入价值
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受苦受累的事情表现的比较反感和抵触。体育教育作为小学阶段重要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引导作用。过去方法十分单调,学生不喜欢参与[1]。而游戏方法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游戏能够让学生产生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活动互动性与参与积极性。
首先游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当中。有资料显示,大部分小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程,因为体育课堂上学生能够自由活动。当然这所反映的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由活动表明教师没有系统教学思路,自由活动是学生各玩各的。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的训练,让学生具备与系统化训练前相比更强的能力,体育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在系统化训练以后具备良好的身体水平、身体素质。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但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体育游戏平衡了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体育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切实达成体育教育目的。
其次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顺利掌握体育技巧、体育知识。实践中教师会穿插很多的体育技能、体育动作[2]。不同学生的领悟能力和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领悟快而有的学生领悟相对较慢。此时需要教师反复讲解。传统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但游戏的方法则不会,反而会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体育学习。
最后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游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游戏具有很强竞争性。学生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够成功。学生在拼搏的过程中提升了内在涵养、核心素养,其表现出了积极的价值、积极地意义。
二、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合理选择游戏主题
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游戏主题。选择游戏的过程中,不同游戏需要用对应的方法开展。
考虑到这样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项目要求和计划合理选择游戏,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形成全新的认知与正确的理解。要按照教育方向选择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内容认知水平[3]。
比如在训练跳跃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跳方格游戏。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学生先拿沙包扔到想要去的方格,随后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蹦过去捡回沙包。当然考虑到趣味追求,教师也可以创新游戏方法,增强教学灵活性、可变性,用更趣味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深深喜爱上了体育游戏。比如有的步骤需要学生同时踩两个格子,有的则只需要踩一个格子,这样趣味的过程让学生充满了主动游戏热情。
(二)开展趣味游戏竞赛
体育教育中,大部分活动都具有竞争性。可以说体育教育本身就需要比出一个高低,这是体育本身的魅力。竞赛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活动动力、活动热情。学生愿意参与到游戏当中、比赛活动、很多时候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保持积极地态度和极强参与竞赛,但是情绪是很容易被感染的。一旦有学生出现负面消极情绪,那么其他学生也会迅速的失去学习主动性和竞争意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用合适的竞赛活动,趁热打铁观察学生的表现。要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很多体育内容都有极强的竞争性。教师可以用竞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如竞走训练中,教师可以配合情境教学,模拟比赛现场。学生用竞走比赛的规则活动。学生在快乐的嬉戏娱乐中,完成了技能训练,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合适场地
体育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和要素就是合理选择游戏场地。一般来说的,大部分体育课程、体育内容都是在操场上完成教学的。当然如果遇到了雨雪天气,很多教师就会让学生在室内学习理论知识。其实体育教育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助于锻炼,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与成长的都可以进行。比如在短跑训练中,突然下雨。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到班级,在教师内训练高抬腿,比一比谁原地高抬腿跑的频率快,坚持时间久。这样的方法也能够训练学生体能,并且也开拓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意识到不是只有户外才能够锻炼身体。
(四)自由互动
体育教育中,互动能力、合作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既然考虑到核心素养教育追求,就需要具备合作意识、互动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设置游戏,包括互动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成长,在合作中获得进步。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戏,以组为单位,看一看哪个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先完成教师任务的搜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形成了竞争意识与配合能力。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搜集树叶和沙子,树叶在学校的东面,沙子在学校的西面,学生就会分工合作。
结语:体育教育需要贯穿核心素养要求,将教育的目光放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与培养,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翠娥.小学体育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20(15):44.
[2]杨志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技巧运用策略[J].科技风,2020(15):86.
[3]沈锦标.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