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数据背景下,本文从合理运用区域数据和网络大数据入手,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研究,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分析、从大数据语料库中借鉴、从精品文章中模仿、从多方面寻求写作素材和写作资源的能力。通过海量化阅读、开放式选材、精准化写作、程序化批改和个性化纠错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并最终达到培养师生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习诊断、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完成以数据为基点,撬动语言学习的多赢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 区域数据 语料库 写作 英语
一、基于大数据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研究的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一)背景
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传统教学发生改变。数据(data),是指通过科学实验和统计等方式所获得的,再经过全面准确的分类和存储、严格的分析和检验的数值(郭晓科,2013)。数据应用在教育领域,可以成为教学改进的显著指标。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数据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利用数据的优势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是笔者尝试写作教学改进的初衷。
2.浙江省全面推进精准教学,全力研究如何通过大数据平台使学习评价多元化、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化、引导学习评价从关注分数转向学习诊断和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的培养(见图1)。省市教学的风向标促进笔者利用区域数据优势,坚定了写作教学改进的信念。
.png)
图1:浙江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及其功能简介
3.区域数据从多维度进行教学评价(见图2),实现数据规范化,并对数据指标进行融合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分数定质量”的格局,激发教师锐意课改,促进笔者的写作教学改进行程。
.png)
图2:区域多维度评教方法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以区域数据和大数据语料库为依托,采用云计算和逻辑分析,对写作的目的、动机、过程和结果进行干预,进而及时反馈,用数据的时效性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达到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熊文新,2015)。
(二)可行性分析
1.初中阶段,师生对英语写作教学不够重视。虽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2),而浙江中考为了贯彻这一精神,也将15分的作文作为中考试卷的压轴题,但这些都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如今期末检测的区域数据为初中英语写作再次敲响了警钟,改进写作教学势在必行。
2.从期末检测呈现的区域数据显示,初中英语写作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正确地进行语言运用的问题。很多初中学生词汇贫乏,在写作过程中高频率地出现词性和词形错误、胡乱堆砌连词和一些高级词汇,导致整个语篇缺乏逻辑、滞涩生硬。除此之外,一些学术平台,如TRP的大数据研究表明,有一些典型错误是初中学生非常容易犯的,如:
(1)误:There have a man under the tree. (误:句式搭配错误)
正:There is a man under the tree.
(2)误:Her father saw a girl like she on the street. (误:人称代词用法错误)
正:Her father saw a girl like her on the street yesterday.
如何避免大数据呈现的已知的、典型的错误,也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研究的重点。
英语是一门以交流为主的课程,写作是交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也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人日常的EMAIL、QQ、MSN、TWITTER、微信、微博、游戏空间等网络行为,都成为世界数据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数据链条的组成部分,我们时刻在分享数据、消费数据的同时生产数据。数据即生活,生活即数据。区域数据研究和大数据语料库,更为飞速提升学生的写作交流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基于大数据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研究
(一)海量化阅读
随着网络在线课程的发展和个人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数据存储能力越来越强,每天产生的语料数量也大大超过以往。数据在教育领域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体现在写作方面,大数据语料库提供了形式多样和进行细致分类的语料,学生可以在选材的过程中进行海量的阅读,无形中增加了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例如:在百度中输入how to become a good learner,会出现以下结果(见图3)。
图3:百度精准搜索how to become a good learner结果
在以量取胜的大数据语料库中,每个人都能遇自己见喜爱的主题和资料。在语料库收集的无数种表达方式,供学生可以进行借鉴和学习。这样的选材方式能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本,进行优秀文章的写作品读。本文以新目标Go for it 7A Unit 9 Section B 3a&3b为例:
【案例1】写前热身
以本单元目标语言为基础,在大数据语料库中选择一篇合适的短文修改成填词文本,供学生阅读填写品析。
1.用合适的单词填空
Dear Alan,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I want to meet you ____ Friday afternoon, ____ I am really busy. In fact, I am always busy____ Friday. I have science ____ 8:00. It is not fun. The teacher says it is useful, ___ I don’t think so. I think it’s d____. ____ at 9:00 I have math. It’s ____ difficult. At 10:00 I have music. ____ that, I have art. It’s easy ____ fun. Lunch is ____ 12:00____1:00. After lunch we have English. It is my f____ subject. Our English teacher, Ms Green is great fun. My classes f____ at 4:00, ____ I have an acting lesson ____ one hour after that. It’s really i____.
How is your Friday? What classes do you have that day?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Your friend,
Eric
(答案:on, but, on, at, but, difficult, Then, also, after, and, from, to, favorite, finish, but, for, interesting.)
2.师生核对答案,指导学生圈出文章中的所有连词(and, but, after that, also, then),并仔细品味连词的用法:连词可以连接单词或短语,也可以将相关联的句子连接起来,轻松灵活地造出优美的长句子,使文章显得纯熟浑厚。连词可以表示转折、并列、因果等许多关系。
【评析】期末统测的区域数据显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漏用或误用连词,使文章句式单调乏味。通过写前热身这个环节的填词游戏,有目的地设置大量的“连词”填空,可以促进学生对连词用法的理解和感悟。
【案例2】写前品读
1.仔细阅读文章,用横线划出主题句。I am always busy on Tuesday.
2.作者如何体现 “busy”?
3.再读文章,完成表格。
.png)
【评析】通过对文章主题句的寻找以及问题的回答,学生对文章的架构有了初步的认识。英语作文适合采用“总-分-总”或者“总-分”的基本架构进行写作,使文章脉络清晰,逻辑严谨。
(二)精准化写作
在利用网络数据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查阅资料、讨论体裁、咨询信息。一篇文章从模糊到精准的写作过程,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诊断能力。借助大数据语料库,初涉写作的初中生可以选择高质量的文章进行模仿,也可以翻看语料库中已经整理完整的常见英语短语动词搭配等所需资料,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数据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可以在精选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指导。
【案例3】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发现作者介绍一天的活动是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的。
2.归纳按照时间顺序写文章将会用到的常见介词( in, on, at, before, after等)
3. 归纳常用的连词(and, but, then, after that, so)
4. 归纳文章中用到的优美句型:
The teacher says it’s useful, but I don’t think so.
My favorite subject is…
My classes begin at…,end at…
I think it’s 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
【评析】通过对优美文章的品读和分析,指导学生学会梳理信息、把握要点,由点及面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写作指明方向,对于七年级初涉英语写作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
【案例4】写作实践
假如你是王琳,你的美国笔友Lisa想了解你的学校生活,请你根据表格内容给她写一封回信。
要求:包含表格内信息,可适当发挥;词数不少于80。
.png)
【评析】通过“写前热身-写前品读-写前指导”三个环节的铺垫,学生从阅读文本的语言输入到利用表格进行内容梳理,从介词连词的使用到时间顺序的安排,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写作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学生在真正的情境中模仿运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学校生活,水到渠成地完成写作过程。
(三)程序化评改与纠错
无论是什么文章,借助大数据语料库庞大的实证研究表明,一些平台程序,评改一篇作文只需要30-50秒,文章的修改、字词的增删、段落的重组都可以在瞬间完成。数据化的评改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评改负担,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文字的优美程度和文章的流畅程度,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再评改服务。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对即时评价和一对一的个性化评价的兴趣高昂得多,大数据程序即时反馈的功能和教师空出双手来进行的个性化评改结果正好契合了初中学生的这种心理,初步实现个性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长期写作的兴趣。
【案例5】笔者曾布置过一篇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春节的文章,以下是某学生账号所获取的大数据程序化批改方式。大数据在30秒内将文章以单句的形式进行分割和评改,逐字逐句给出评改意见和分数(见图4),大大地缩短了教师评改作文的时间,腾出精力来进行个性化教学。
图4:某网站的学习写作练习评改方式
在数据的平台上,教师与学生都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每个人既是作者也是读者。大数据为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有利因素,也给不同的教学模式提供很好的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数据真实地触摸到地道的语言资料和英语写作素材,通过选择有效词汇和对相关知识的模仿,减少典型错误的产生,丰富写作体验,使他们有更多的灵感逐渐写出最优质的作品。在写作的结束后能获取大数据程序的标准化评改,减少人为因素对写作的干扰。师生通过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梳理,可以完成对高频错误现象分析到错误类型概括的飞跃,也可以强化师生从量化研究到质性研究的协同性。
三、基于大数据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借助大数据的平行互助作用,改变传统师生定位。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占绝对的权威主导地位,其按照课本和教辅资料的要求,从作文的选题布置到学生的写作练习以及作文的批改,教师都是掌控者,学生只是无奈被动地接受教师按部就班的辅导,学习的兴趣很难被充分激发。
大数据时代,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根据教材要求确定写作方向,学生可以决定何时写、如何写、在哪写、写多长、写多快,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电脑成为写作的辅助工具,大数据语料库成为学生的私人矿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无限扩大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成为了学习主人。
教师从知识占有者和传播者的神坛上走下来,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同时,师生通过人机互动,促进双方进行大量的阅读,在繁杂的语料库中甑别和汲取多方面来源的语言材料,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拓宽语言学习的空间和广度,激发师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为英语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区域数据和语料库的平衡翘板,撬动学生成绩。
数据平台的普及,使学生在数据搜索和语料运用上渐渐得心应手,促进他们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提高,同时开发学生独立的想法,为其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综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分析对比区域层面的统测数据,发现运用大数据语料库进行写作的班级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见图7)。统测结果用 T 检验分析。
图7:某校写作教学实验班区域数据对比
(Mean=各组均值;N=实验人数;Std. Deviation=标准离差;Std. Error Mean=均值的标准误差;Sig.(2-tailed)=双尾显著性概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施写作教学实验班级的总成绩提高了4.45分,写作成绩提高了5.12分,P值都小于0.05,实验前后的分值有着较明显的差异。说明通过数据进行学习分析能够为每一位学生都创设一个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写作课程,为学生的持续性写作训练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而非逐渐厌倦的学习计划。利用区域数据平台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并在写作过程中提升资料的阅读和筛选能力,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单词量,使其英语的综合成绩也有了稳步的提升。
四、探索与反思
区域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本文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研究正是基于对区域数据和大数据语料库的有效运用而进行的。迈尔.舍恩伯格说“大数据对个人的影响是最惊人的”(迈尔.舍恩伯格,2013)。区域数据便于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促使教师努力当好研究开发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大数据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创设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帮助进行适合自己认知风格、学习水平的意义建构,进一步将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数据化平台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交互性交流的桥梁。
但区域数据研究和大数据的精准化教学也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学习成本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新的角色。学生要在教师的推荐下,进入新的领域,从主动构建知识的链接上入手,避免抄袭语料库资源,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思考和磨练下,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郭晓科.2013.大数据[M]. 4-5.
[2] 熊文新.2015. 语言资源视角下的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M]. 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11-27
[4] 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2013.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盛杨燕、周涛译)[M]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