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及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王丽娟
[导读] 阅读是高中英语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只体现在高考中阅读分数的占比上
        摘要:阅读是高中英语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只体现在高考中阅读分数的占比上,更体现在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上。如果没有阅读做铺垫,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基本渠道,那么,了解西方英语文化、建立英语思维、学习英语表达方式更是妄谈。因而,阅读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无比重要。合作探究、共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开展有效英语阅读的常用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达到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效果出发,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该学习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效果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环境”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热情,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英语文章的所有要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可以相互交流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想法,从而达到更加全面地解读文章的效果。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英语交流想法,不仅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还能在客观上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一举两得。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语言的学习,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利用小组学习法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学生阅读的过程有了他人陪伴,阅读的持续性会有所提升。且小组内的其它成员对学生起着无形监督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松懈的念头时,其他人努力学习的身影会给学生以鼓舞和激励。这便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分组,优化合作阅读环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的合作伙伴才能带来好的作品。因而,在阅读课堂实施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合理分组,给合作学习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确保合作阅读的有效开展。那么,如何分组才算合理呢?在素质教育环境下,英语教学要求重视学生个人,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但是,学生之间存在认知经验差异,不能同水平地学习、掌握英语知识。因而,教师可以遵循分层施教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学生之间相互能够沟通,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例如,在阅读某篇教学课文时,为了确保合作阅读品质,笔者以分层施教为原则进行了合作分组。

首先,分析全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将学生分成A层(优秀生)、B层(中等生)和C层(差等生);其次,按照学生的阅读层次进行分组,即,A层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B层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C层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之后,按照不同小组的层次水平展开不同程度的阅读教学。比如,A层小组,笔者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语篇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根据语篇信息概要写作。B层小组,笔者要求他们在理解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归纳语篇阅读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篇阅读习惯;C层小组则理解语篇内容就可。由于按照学生阅读水平合理分组,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合作阅读,获取了不同程度的阅读知识和技能。因而,合理分组有助于优化合作阅读环境,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小组在不同环节发挥的作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可分为多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各个小组应当在不同教学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在课前导入环节,各个小组的任务是营造相应的阅读氛围,使人融入文章所述情景之中。在这一环节,负责带领大家进入文章情景之中的小组要利用多种形式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同时调动他人的情感。如在阅读科技文时,各个小组可以准备一小段介绍与之相关的科技产品的小视频,以此作为导入环节的铺垫。在阅读与大自然有关的文章时,可以播放與鸟叫虫鸣有关的音频,引导大家在这一背景音乐下进行阅读。这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融入文章创造的环境中,还能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改变学生对英语阅读课堂的刻板印象。
在精读过程中,小组的作用是分析文章的关键词句,同时积累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为以后的英语阅读写作奠定基础。这一环节是英语阅读课堂的核心环节,因此,小组内的各个成员要将分工细化。例如,由一名同学负责寻找各个语段的关键句,一名同学负责寻找文章中的优美搭配,其它同学负责整理文章的行文结构。如果有需要回答的问题,负责整理结构的同学要同时负责解析文章后面的问题。回答问题时,这些同学必须具体阐述所得答案在文中的依据。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阅读逻辑思维会得到锻炼,总结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三)及时总结小组活动效果
总结环节常常被教师忽视,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布置过课后作业便是完成了总结环节。实际上,布置课后作业只是检验小组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还有更多检验形式更能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完成一篇文章的精读环节后,教师可以提出两个与文章有关的截然相反的观点,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自己对这两个观点的看法,然后再想一想文章的作者更倾向于哪个观点。学生要得出统一的意见必须要在组内辩论,说服组内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成员。学生要说服他人必须以文章为事实依据,这一阅读过程是带着任务、目的进行的,相较精读的阅读效果更好。
        三、结束语
总之,在合作学习的阅读课堂上,分组、分工、分配任务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这些工作,合作学习下的阅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时要重视小组的构建是否合理,小组内成员的分工是否科学、明确,还要给小组成员机会,充分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反思、拔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霞. 合作学习模式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焦虑的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杨轩.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及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