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思考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贞颖颖
[导读] 基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创新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新的选择,
        摘要:基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创新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新的选择,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培养创新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目标。纵观各高校出台的教学计划,有的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偏向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相结合的较少,从而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创业层次不高。本文通过阐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的必要性,研究目前两者之间的主要问题,找出两者有机融合的方法,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从而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双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有机整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进行深层次调整和巨大历史变革,正逐渐从资源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科技的进步促使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互联网 +”的时代,“互联网 +”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常态。新常态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永恒主题。当前,国家对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理念,进一步将创新创业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也必将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要求,注入新的发展机遇。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前景等问题上是相辅相成的。郑永廷等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意识形态性、内容的规定性和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内涵。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想内涵,而且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创新创业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个性,通过对强化实践过程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两类课程的目标都是以受教者的政治素养为目的,采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
二、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高等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然学生提升就业和创业方面的能力,这是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我们在就业创业的教育过程当中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就业。但是现有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大部分的就业创业教育是让一些企业家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十分的杂乱,对于学生就业创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而且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于教育十分浅显,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通过讲座等方式来进行,而不是进而完备的系统性地教学,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当中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 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
        想要完成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教育就必须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在教学能力上也要过硬,同时学校也要聘请和邀请一些有创业经验和就业经验的人来对学生进行讲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行培养。

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当中,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十分欠缺,老师往往只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对于实际的创业懂的比较少,无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而且有时候聘请校外人员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教学水平又难以保证,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三、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实现改革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在校园内部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有关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融入到新的教育体系中。同时,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举例来说,我国某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在这一环境下,当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主要以医疗卫生方面的就业创业教育为主,并与当地的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合作,将医疗方面的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点。
        (二)完善就业反馈运行机制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应随时了解学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情况,并对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其解决自主创业的相关问题,通过成立就业信息服务站,使学生在社会摸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同时,就业信息服务站的建立,还能够对学生的创业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评估,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以及各行业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建立创业就业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将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本着开放合作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的改革。为了能够实现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应与当地的政府机构及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建立创业就业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同时,该平台的建立,也为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实践提供后勤的保障,使学生在系统化、科学性的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与精准扶贫
        在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渐在教学中融入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依靠院校内优秀的教师队伍,完成创业就业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实践学习过程中了解丰富的实践理论知识,掌握就业、创业需要的相关技能。同时,该平台的建立,也进一步增进了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查询到企业的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就业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筛选,提高自己的就业创业质量。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双创”理念的提出,我们现行的就业创业教育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时代背景对于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进行改革,构建网络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以及鸣曲就业创业教育目标,让就业创业教育切实的服务广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邹丹.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探究[J].才智,2019,(31):190.
[2]刘伟.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J].才智,2019,(9):47. DOI:10.3969/j.issn.1673-0208.2019.09.045.
[3]吴云霞.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传统茶文化的实现与反思[J].福建茶叶,2018,40(12):366. DOI:10.3969/j.issn.1005-2291.2018.12.339.


本论文主要用于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SJGZY201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