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王崧舟教学艺术比较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刘慧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优秀的老师蜂拥而出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优秀的老师蜂拥而出,而这其中就有程翔老师和王崧舟老师,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影响了一大批语文界的老师们,从教学的基本要素去研究两位老师教学艺术的异同点,不光有利于丰富教学理论,而且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 程翔;王崧舟;教学基本要素;异同点

不同的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名师们,他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模式在一定的背景下去实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作为一名师范生试着去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吸取借鉴有利的部分,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便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对程翔和王崧舟的教学进行比较。
        一、教师的作用
两位老师都是“文化人”,读书都非常的多,经常阅读文化经典和学术名著,坚守语文教育的文化阵地。程翔老师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顿悟人生,带领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 在思维的天地间任意翱翔, 要把教师对人生的态度,对人类价值理性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反对少数语文教师“只为鱼, 轻视钓”的做法,主张“钓胜于鱼”。
关于这一点王崧舟老师也十分赞同,也就是说两位名师都认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这里的“导”指的是引导和指导,是一种方法上的导向和学习上的指引。而且老师一定要提前备课,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游刃有余,调控好课堂方向。
        二、学生的作用
从学生这个要素来说,两位老师都非常尊重学生,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能与学生进行很自然的互动,课堂气氛都非常地融洽,给学生以很好的学习氛围。程翔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师,他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例如他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即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的这样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程翔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解,他认为阅读教学中原始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不可删除的一部分,而且老师的阅读教学应该将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逻辑起点,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老师应该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起桥梁,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的去掌握所学知识。
王崧舟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他同样也是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小学生大多是以形象思维感知为主,所以他强调老师应该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去启发学生。例如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品评文字的水平比较弱,所以他就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阶段性言语鉴赏水平。在课堂上积极的调动气氛,通过不断地追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关于阅读教学内容,程翔老师主要是提出了阅读教学当中基本理解的阅读教学模式和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模式。其中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学生的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后续理解。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从最初的自我的片面的理解到客观的有根据的理解的过程,而课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基本理解,即理解要在文本的客观面貌中找到依据而且应该是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对这个理解达成了高度的共识。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阶梯式的阅读教学即由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来构成的,且环节和环节之间应该呈现梯度;作者意和读者意;批判式阅读。程翔老师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以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逻辑起点,然后在原始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种种有益的探索从而达到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另外程翔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的把握与文中某一篇文章的功能,即文体是什么。

还提倡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然后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而王崧舟老师主要强调的是语境视野下的语用教学,语用的目的是传递意义,它的意义指向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更重要的是语用是基于语境的,一定是在语境当中的,离开了语境,语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语用、意义、语境这三个概念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完整的语用学概念。所以王崧舟老师的阅读教学内容是十分强调语境的,认为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语境,并将语境分为言辞语境;文体语境;文化语境。其中文体语境跟程翔老师相同都是注重文本本身,而言辞语境和文化语境则是他另外强调的两个方面。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该仅仅是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而是应该学习文章是如何表达运用的这种思想感情的,也就是说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语用。
        四、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内容决定方式,教学内容不同那么教学方式肯定也是有偏差的。程翔老师认为,教无定法,不是老师自己在教,而是学生去学;要把课堂的学习教给学生,重要的不是教师这样理解,而是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这样的理解,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课堂教学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这些方法具有灵活性、选择性并且贯穿课堂的始终,并非一些小技巧、小方法。如:1.虚拟场景,丰富作品内涵;2.重点进攻,针对性教学;3.比较分析,对比中鉴赏;4.小组讨论,培养探究精神。程翔老师的课堂设计,更多的是按照美的规律组织教学,“求美”是程翔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他注重语文课堂的艺术性,认真吸收于漪、欧阳黛娜等老一辈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并广泛的学习和借鉴各科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美涵盖语文课堂教学、讲究语言美、情感美、结构美、变化美,板书美和教态美。另外程翔老师偏重于从课堂教学中去探索和实践,他倾向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以“素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原始理解的生成。
王崧舟老师是诗意语文的提出者,他强调语境的作用,所以诗意语文采用的基本教学方式是“举象”。举象就是显现形象的“象”,像电影里的一个个画面。这是诗意语文最精彩的课堂现象。这个“象”包括:表象、形象、意象等。王崧舟还提 出“课象”的概念,诗情画意的课的状态应该是诗的语言、美的画面构建而成的“形象体”。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语言上可分为开放的语言、大气的语言、精致的语言、和谐的语言。王崧舟的教学语言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同类型的教学语言会折射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导入的语言、提问的语言、过渡的语言、总结提炼的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性的语言等。教学设计上一是进行文本细读;二是整合意境,善于抓住关键词;三是巧妙设计提问。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上直观展示,创设情境;巧妙设计背景音乐;激发情趣,感染情绪。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将程翔老师和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艺术进行了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人的教学观点是有相似之处的,例如在学生观和教师观方面,都认为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应该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但是两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又有些多少的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方面都带有个人的风格,都是宝贵的语文教学智慧,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祝金菊.程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2]曹彬.程翔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
[3]李君.诗意语言 造就诗意语文——王崧舟教学语言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7):258-259.
[4]谢蕊竹.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艺术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6):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