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聂金秀
[导读] 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要: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学校需按照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来开展这项课程,从而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本文为了令农村小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简要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农村小学;心理健康;应用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人们也越发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由于缺少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同时学校也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学成效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
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符合新课程改的相关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性提出了明确要求,表示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充分尊重,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提升,并且在体验中掌握真理。由此也突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压性。将其应用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完全符合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二)符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无论学生在学习之后获得什么样的分数,只要其心理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即可。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不能只是一味地在教室内看书,要与学生的自我调节靠近。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体验感,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农村小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和心理特点十分贴合的模式[1]。
(三)符合农村小学特点
        受经济和地理条件影响,农村小学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各方面都比较缺乏,因此教师在开展任何一项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必须加强对有效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此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称之为有效值得深入分析,笔者觉得,符合农村小学特点的教育模式才更适合应用在农村小学当中,比如农村小学因为缺乏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那么增强学生地体验就可以拉近和知识的距离,令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完美贴合农村小学的特点,解决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导致的问题。另外,教学模式获得一定教学效果以后,还可以让农村小学更好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其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中的良好发展。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情境教学
        从本质上看,体验式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连接虚拟和现实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发展情感。

因此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也可以适当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创建情境,比如学生犯了一个错误,而教师对其主动承认错误和就教师发现错误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将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创建成生活情境,而学生在学习之后就会了解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处,而且在其内心也会形成敢于承担责任的意识,有助于其心理环境的建设。
(二)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引导
        既然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那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体验。要让学生真正自由地参与其中,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种收获[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只要保持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正向发展过程中即可,不需要对学生做过多干预。比如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关爱老人的活动,但是在活动中并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只是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活动结束之后让每位学生总结了自身的收获,最后教师发现,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收获都有所不同,但都得到了心灵上的感悟。
(三)重视分享
        分享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有效地分享可以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提升。为了提升分享的有效性,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和小组成员交流过程中达成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从而促进自身情感的完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可能会表达出不同的看法,教师要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所提出的看法,然后给予积极引导,而不是急于评判。另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采取一些更具趣味性的元素,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四)在实践中自我调节
        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更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顺利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如果通过考试无法让学生将在心里健康教育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令课堂学习无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作用。为此应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调节,将学生至于真正的环境当中,然后在环境中调节心理和情感。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因为外出打工很长时间都不能和其相聚,导致充满了孤独感,长期在这种情绪下将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不利影响。为此,教师通过组织班集体活动并鼓励这些家长不在身边的学生参加,学生在活动之后心理环境得到很好地改善。并且真实的环境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新的感悟,这对于学习环境较差的农村小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是一个人思维急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三观也在初步形成,对农村学生而言,由于正处在信息时代,外部的各种信息对其心理和情感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其中的应用,希望对农村小学生情感地完善、心理素质地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降彩虹.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06(19):146-147.
[2]刘琦.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中),2017,21(5):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