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合的主题式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韦娟
[导读] 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大力推崇,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摘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大力推崇,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小学是学生建立起各种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锻炼各项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在授课的时候要及时更改教学策略。教师每讲解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便要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分析,强化学生的习作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处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的习作创作技能。
        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
        小学生学习经验是较为匮乏的,理解能力的和记忆能力也处于有待开发的阶段,在这种教学情态下,小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整合,也无法将课本当中的精髓内容应用于自身的习作创作当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进行单元知识点的整合,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单元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下的时间与本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领悟到教材中的核心内涵。本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单元知识点分析
        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的时候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并没有进行单元知识点的梳理,导致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过后依然无法对单元的主题以及核心内容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解。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完一个完整的单元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环境当中。比如,当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八单元的时候便应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在进行完单元课程学习之后进行单元主题的总结,让学生讲述自己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迹和人物,随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此单元中各个记叙文的写作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对一件事和一个人进行生动详尽地描写,学生的习作创作手法也会变得更加娴熟,人物刻画也会更为形象,学生的习作作品也会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二、制作微课视频构建单元知识点框架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群体,在进行文化课知识学习的时候更容易融合于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尤其在进行习作课程教授的时候,教师更应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对这项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拥有深层次的见解。为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授课形式进行紧密的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到每个单元课程当中的最核心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语文知识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充分地掌握,学生在进行习作创作的时候也会因此更为得心应手。比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六单元的时候便应该积极使用这种授课方式,这一单元的主题自然环境及资源的介绍,旨在呼吁学生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一单元的课程当中的很多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是较为遥远的,在学生创作相关主题习作的时候也会面临诸多的困难。

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制作多元化的微课视频,通过让学生观看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了解到每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特点和写作要点,学生自身也会意识到维护地球环境的重责大任。这样,学生才能够快速度进入到学习状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当中。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对单元的整体基调拥有明确的把控,在利用文字进行情感抒发的时候也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点整合
        很多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之所以无法收获既定的教学目标,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无法将教师在课上讲述的内容进行充分地梳理,当教师讲授完一个单元的课程后,学生无法将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整合,进而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在进行习作创作的时候也会面临诸多的困难。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一定要及时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将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学习进程当中。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起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到单元内部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将课文当中运用的行文方式、修辞手法以及思想感情进行精细的提炼。教师将这些内容总结完毕后需要运用几何图形以及线段,将每个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理清整个单元的整体脉络,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构建起语文的庞大知识网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面对崭新的习作题目时拥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比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单元的时候便可以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这一单元中为学生呈现了很多描写景物的优秀文章。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阐述,还需要将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剖析,并让学生了解到情感抒发的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了解到习作创作的精华。不仅如此,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考场上快速进行写作思路的构建,进行提纲的建立,这样既能够节省构思的时间,还能够防止学生出现跑题的情况。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更改自身的教学观念,注重单元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能够对教材的整体思想拥有强烈的把控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对语文知识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进行习作创作的时候才会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习作的立意也会更为新颖。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玉环.浅谈主题单元整合之比较整合教学[J].新教师,2019(11):62-63.
        [2]侯珊珊.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朱永霞.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