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体意识开始萌芽,学生的三观素养开始发展。此时需要有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农村地区,很多学生在留守儿童的背景下,不喜欢和教师沟通、教师互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了教师的有效教学,同时也耽误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育,无法保障学生得到正确的三观素质引导。此外还有部分教师不擅长与学生互动,不少农村教师用着“世代沿袭”的师讲生听教学方法,同样也无法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三观素养,教师就需要重视师生有效互动,要创建开放、轻松的教学环境,助力学生健康的发展与学习。
关键词:初中;农村;有效互动;分析
前言:伴随着国内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如今,互动教育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不过农村地区信息相对封闭,虽然农村地区基建设施并不差,但仍旧因为和其他学校交流教育经验困难,所以不少教师仍旧在应用传统教学理念,对互动的重视度不足。并且很多农村地区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学生对学习表现的不够积极、不够主动,也影响到了最后的互动学习效果、教育质量。不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学工作,都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问题,而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不少教师不擅长互动,甚至过于封闭、固守,为了自己的一点课堂权威,不和学生互动,课堂非常严肃,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建立平等关系营造轻松氛围
农村初中教育,教师不仅要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也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农村地区很多孩子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怀、家庭关照氛围。试想一个人从小就远离对自己最亲的人,又如何敢相信他人。很多这样的留守儿童都存在自卑、懦弱心理。当然还有部分留守孩子平时表现得飞扬跋扈,这其实也是侧面反映孩子害怕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在刻意装作坚强。中学阶段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一定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有效的互动才能够助力学生认真学习、刻苦学习知识。当然教学中,教师自然也要为学生创造能够互动的条件与氛围,让学生放心大胆的和教师互动、他人互动。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引导,让双方能够敞开心扉、互相接纳,建立平等、通畅的交流环境,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师生互动条件。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双方能够平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1]。从教育这二字的内容可以看到,教育本就是教和育的结合体,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行。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和教师互动,教师就要放下自己的架子。
(一)共同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学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是人类文明历史上很特殊的一种发明,是很重要的交往活动。交往是教学的本质[2]。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教师是天,学生是地这种,反而更像是关系平等的一片森林中每一颗大树。
教师就像那些树龄很久的大树,在小树成长成大树前为小树遮风挡雨。学生就像那些小树,在长大以后在大树周围为大树提供保护。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要相互理解,形成共同学习体。在学习中展开精神世界的交融与心灵层面的沟通。教师需要站在农村中学学生的角度,创建一种合适的学习共同体氛围。
(二)建立动态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需要有师生灵性的参与,也就是说课堂应当充满欢声笑语,展现生机勃勃的场面。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场所[3]。课堂属于动态的教育环境,不断发生着各种意外和变化。教学中所有的因素都存在不确定性,师生之间的对话要用不同的方法解读和诠释,随后不断推敲新的方法。农村地区学生和城市地区学生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个性不自信。所以教学中,教师不妨以组为单位,先尝试性的让学生以组总结出合适的答案、交流内容,随后教师和学生的组代表对话,在学生渐渐适应这种互动方法以后,教师再单独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渐渐放下防备、减少心理抵触。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专业性
为了保障师生互动效果,最大的前提就是教师了解如何与学生互动,这里涉及的不仅仅是教育学,还有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过去很多农村地区教师并不擅长和学生互动,对于新颖的教学理念了解不足,所以在教学中,无法开展有效互动,严重影响了互动教育效果。对此教师平时一定要多学习,尤其是心理学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交流,多谈心,让学生放下戒备,从而更好的在课堂互动。在学生认可教师,信任教师,敢于在课堂上说话以后,互动自然能够顺利,教师说什么,学生自然能够主动回答。
三、创设情境体现互动教育优越性
教学情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教师都知道也会使用情境教学,但有的教师能够保障情境教学发挥价值,有的教师则无法给情境教学提供保障。从笔者经验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就是因为有的教师在情境教学中,缺少了对互动的融入。为了保障互动教育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和教师的沟通对话,让教师了解学生当前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漏洞和问题更加主动学习,教师教学中,不妨也加入到情境、角色扮演当中,成为学生的一份子。在小问题的引导中,带领学生发散思维。在趣味的互动中,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更好的互动。
结语:现代教育需要用现代教学的方法,过去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要重视互动,和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发挥教育的育人作用、引导作用,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更要让学生敞开心扉,相信自己,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田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学周刊,2019(26):84.
[2]崔云.在“有效引导”下生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J].名师在线,2018(36):85-86.
[3]金胜利.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