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逐渐关注儿童安全问题,安全教育是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内容,务必得到教师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先简单分析了安全教育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安全教育的方法。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让小学生能够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自我保护。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小学教育
引言:近年来,儿童安全事件多发,大多数安全事件都是由于儿童缺少安全意识造成的。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发育不成熟,父母和老师也无法时时刻刻跟在儿童身边进行监督保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儿童安全,减少儿童安全事件,尤其要重视安全教育的开展。因此需要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而提高儿童安全。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安全教育的价值
小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在小学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养,更要教育安全意识,让学生具备识别安全风险和自救的能力。道德与法制教师要重视安全教育的内容,需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学生防范风险能力,在危急时刻能够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现代化社会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更要关注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提高小学生群体安全性,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在道德与法制教学课堂以及教学体系中融入安全教育,积极收集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教学,提高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需要重点讲解识别风险能力、安全意识、自救知识等多方面内容,保证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可以保障自身安全,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分析学生思想需要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并不具备充足的人生经验,也缺少对危险的辨识能力,造成小学生无法及时躲避危险。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展开安全教育,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真实需要,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如教师在班会活动上,使用观看动画片的方法讲解学生生活相关的危险。如闯红灯过马路的交通安全风险、趴窗户的高空坠落风险、高空抛物的安全风险、电梯打闹的安全风险等。通过动画片的方式展示这些风险,让学生能够通过动画式安全教育,根据学生心理发育规律,更乐于接受形象化的知识,观看动画片过程中,能够对安全知识深入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安全知识能够被妥善记忆。
(二)举行安全演习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需要通过安全演习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卫意识。由于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性格活泼好动,在学校生活中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由于学生缺少安全意识,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如同学之间打闹,学生撞倒桌椅,跌落楼梯等。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适当的安全演习活动,通过安全演习,丰富学生的见识。如教师设计火灾演习活动[2]。演习前耐心讲解自救知识,让学生了解面对火灾的方法。在教学楼内放置无害烟雾弹营造紧张真实的氛围,组织学生依次捂住口鼻,弯腰快速前进。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出现错误的学生及时指出,引导学生改正。同时要注意对安全事故进行宣传,很多情况下,学生具备完善的安全自救知识,能够为自己和同学正确更多的时间。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科技馆体验地震灾害,教学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回到学校后,教师要注意再次强调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能够掌握自救方法。
(三)结合生活实际案例
安全教育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教师如果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真实的社会新闻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对于安全风险的认知,让学生预知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诱拐儿童事件、00后诈骗追星小学生事件等,通过讲解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安全风险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加强自我保护。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方法,讲解安全内容,更有益于学生接受安全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方法。教师也可以采取情境教育法,设计案件剧本,给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办案绑架案件,提高道德与法制课堂的趣味性,更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深入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三)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引起学生的重视,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教育,如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开发小程序,以真实的案件编写小游戏,学生通过小程序,回答问题参与游戏,能够逐渐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小游戏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得到安全教育,显著提高安全教育的真实效果。另外,小程序可以开发多个游戏场景,不会对安全教育内容加以限制,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学生可以在家里接受安全教育。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课堂得到延伸,解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弊端,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安全训练,通过游戏的应用,让学生不断记忆安全知识,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为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认识到安全教育的价值,进而提出了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安全教育的路径,通过分析学生思想需要,举行安全演习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案例,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展开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教育效果。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危险识别意识,具备安全防范能力,能够在突发事故和危险中采取合适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何颖.形塑儿童的生命安全——《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单元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9(11):47-50.
[2]何颖.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儿童网络素养的核心要义与培育[J].江苏教育,2019(73):62-65.
[3]任海燕.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08.
[4]张小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17(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