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必须富有爱心、耐心、真心,才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耐心;真心;德育
引言:高中班主任应重视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所以,要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德育工作。研究发现,班主任只有具备爱心、耐心、真心,才能真正的做好德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具有爱心、耐心、真心
1、爱心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原动力
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有爱心,要时刻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期间,要时刻嘱咐自己“爱每一位学生”。在对待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时,不应因为他是品学兼优或后进问题学生就区别对待,而是要坚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信服教师,决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歧视与爱的偏袒。
爱是一种美好的、纯洁的力量,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后,就能在教师的关爱、呵护下茁壮成长。所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期间要时刻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同时,班主任要利用课后、自习课等时间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对学生的优势予以肯定、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指正。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期间,应尽可能多表扬学生、少批评或训斥学生,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减少对学生的怀疑,遇到问题要及时调查取证,切勿武断训斥学生。在处理和问题学生的关系时,应坚持不冷淡、不厌恶、不反感的原则,主动和学生沟通,通过情理打动学生,通过关心、爱护获取学生信任,从而改善德育工作开展效果。但是,爱绝不是听之任之,必须要有原则、有尊严的“爱”。[1]
2、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有耐心
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管理期间应具备足够的耐心。在管理高中生的时候,由于学生课业繁重、压力较大;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同时也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在德育教育工作组织期间,班主任要着重洗涤后进生的精神污垢,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具备足够的耐心。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中,高中班主任主要通过训斥、变相体罚、留校等方式对待后进生,或直接将有违校规校级的学生送至教务处,但取得的效果都较差。若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有耐心的为学生开展思想工作,想必必能打破这种被动局面。
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在教育全程、教育情境中时刻保持耐心。若发现学生犯错,如果在学生情绪亢奋的情况下进行严厉的批评,想必学生也无法接受。因此,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平复情绪,然后据理力争、循序善诱,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际上,德育教育宛如磨刀,在边磨边试的过程中,若磨过度了,刀刃就会卷刃;若磨得时间过短,就变得不够锋利。所以,教师要给予进步趋势小、屡屡违反校规校级的孩子充足的耐心,要坚持不懈的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
3、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具备真心
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俗话说“真心换真心,你真我就真。”如果作为班级管理者、教育者的班主任无法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那么学生势必不会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德育教育工作,反而会使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与日常管理中会出现阴奉阳违的情况。所以,高中班主任要发自内心的、认真的、饱含真情的对待学生。因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见微而知著”,要通过审微辨别学生的内心,真心帮助学生打开心结,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依赖与认可。所以,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德育管理及教育工作。还要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引导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帮助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的真心实意。
同时,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认可。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对于存在道德品质低劣学生的行为,教师决不能鄙视、诋毁、放弃学生。教师要通过谈话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脱离误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要坚持“显形而晓表”的原则管理班级学生。在德育工作开展阶段,高中班主任应细心、仔细的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决不能抓着学生的小毛病上纲上线,也不能忽视学生表现出来的陋习。教师应及时的、客观的分析学生的表面现象,确定学生的本质,然后有目的性的带领学生参加德育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2]
比如,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始终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本人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除了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外,还会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帮助、鼓励。以问题学生董梦扬德育教育为例,我坚持说道做到、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真心,在我的正确引导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斗志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如本班董梦扬同学,之前学习差、学习压力大、在学习方面胆小且怯懦、对学习具有交的排斥心理。因此,赋予他值日班长和生物课代表称号,并安排董梦扬同学管理眼保健操纪律,同时还在学习中鼓励、表扬、帮助董梦扬同学。董梦阳同学因此十分感动,学习更加努力,也主动的摒弃了陋习,在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为了班级内的学习进步与德育文明标兵。
(二)基于真心爱心关心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要点
第一,班主任应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由于德育教学属于长久性工作,所以贵在坚持。所以,教师保持耐心、关心、真心十分重要。[3]
第二,主动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为学生营造自我表达、师生沟通的机会,不论学生品德、学习成绩、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班主任都应该专心的倾听学生倾述,切勿打断学生发言。懂得倾听的教师,更能掌握孩子情绪的温度,更能在学生的只言片语中发现学生的实际想法,这样才有助于调整德育工作方案、提高德育工作开展效果。
第三,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好友。班主任对坚持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对待学生,要放弃强制性无端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要协助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变成学生的知心好友。所以,教师要在德育工作中奉献爱心、耐心、真心,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成为学生迷茫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有爱才能成为教师,将爱全程贯彻到教育环节、用爱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结之门,才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第四,教师主动的关心、爱护、理解、鼓励学生,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净化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获得拼搏的勇气,更能成为清风,吹动学生理想的船帆,朝胜利的彼岸行去。
第五,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要在工作中大胆实践,做好教书育人。同时,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结合学生个人爱好、行为等,有针对性的设计德育教育方案,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饱含耐心、爱心、真心的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缩短彼此距离、改善德育教育效果,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等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J].陈显浪.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9
[2]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好德育工作[J].王云.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2):29-30
[3]有效开展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J].陈小燕,施皓.作家天地.2019(1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