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重视对人类儿童时期社会性发展关系受学前英语教育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发展;英语教育
引言:本文在研究学前英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围绕渭南市临渭区学前教育机构、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完成了相关内容的研究。
(一)调查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为本文推行和实现此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的、权威的、具有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2、市场调研法
本文对渭南市临渭区现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了普查,对其现状有很大了解。
3、问卷调查法
本文通过微信平台,对部分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家长们对于英语启蒙学习的需求和孩子们对目前学前英语教学方式的偏好及情况反馈。
在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时,共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面向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问卷》、《面向学前儿童家长的调查问卷》,每个问卷共计发放了400份,回收率为99.0%与98.0%。
(二)提出及分析问题
1、研究工作存在不足
一是,对儿童英语教育如何有效地整合在幼儿园已有的课程中,既能实现英语教育的目的,又能不会增加幼儿在园的学习负担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的研究。
二是,实践研究的时间短,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居多,更多的是在积累经验。实验研究较少,可说服的数据尚少,可推广的经验尚不多。
三是,对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英语教育成效,特别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情况反馈,有待于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拿出更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报告。
四是,随着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使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形成良性促进,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
五是,学前英语教育的师资培养也应该纳入到学前英语教育改革探索的思考之中。
2、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问卷调查的意见反馈,数据采集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对幼儿家长的走访,效率较低,反馈较少。
二是,问卷调研中各学前机构的英语教育方式、内容等资料提供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查问卷。
(三)应对问题的建议
1、通过文献整理了解问题本质
通过文献整理,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理论知识,认识到学前英语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确有影响,特别是在儿童的性格塑造、世界观、文化观塑造以及儿童社会关系认知等方面有较大影响。
2、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基础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于渭南市临渭区现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学前英语教育课程及本地区目前学前英语教育内容方法、教育资源配置和学前英语课程规划等已做了数据整理、分析及研究,在基础数据搜集方面有了较大进展。
3、通过排查走访开展初步分析、总结
通过走访部分幼儿家长及通过微信平台对部分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对目前渭南市临渭区的幼教机构对学前英语教育的实施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方面的反馈已做了初步分析和初步总结。
(四)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儿童社会性发展受学前英语教育的影响
1、学校前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学习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存在正向导向功能
首先,早期获得双语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其他语言更容易更有效。其次,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性格培养、社会认知培养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儿童讲述的知识即便随着儿童成长在记忆中逐渐消退,但在儿童的潜意识中仍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因此这个时期学前英语教师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
2、儿童外语学习最佳时间段即幼儿期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人类启蒙最佳阶段就是学前期。所以,幼儿接受双语教育的最佳时期应选择在和母语发展期重合时段组织第二语言启蒙教育。
该阶段主要选择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期间,在发展母语的同时,给幼儿营造和谐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利用幼儿喜欢的方式为其培养第二语言意识,使幼儿逐渐了解、掌握第二语言运用能力,以此提高幼儿认知能力,推动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研究发现,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是9岁之内,其中5.5岁的儿童是形成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而且任何一个孩子均存在形成≥2种语言中枢的可行性。不过,若孩子在该时期内没有受到第二语言刺激,那么第二语言中枢技能就会始终保持低活跃状态。所以,学前期儿童具备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同时该时期更是最佳的第二语言学习时期。另外,在第二语言语音语调、语音语周的学习中,幼儿具备较强的敏感性。[2]
3、学前英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所谓个性,即“具备独立的、独出心裁的思想内涵,属于对自身意识能力的表达;也是将自我对某事件独特理解传递到外界的一种表现,以此渴望在内心中唤起共鸣。”个性是人魅力的展现,所以个性对人的社会发展性产生了重大影响。俗语说:“三岁看老”。可见一个人的个性形成早在他的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即使没有儿童的个性没有定型,但儿童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会对儿童个性的培养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个性的具体表现通常在个体和群体的语言、行为、情感表达上。所以,在儿童的个性教育中要从这些方面开展。比如,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在课堂、课外活动中的情感波动变化,要满足所有幼儿的实际需求,要利用日常英语交流机会,引导幼儿形成积极个性、发掘幼儿学习潜力,帮助幼儿打造个人魅力。
4、严重影响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形成及社会认知
组织学前英语教育活动,能使儿童在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时按部就班的将社会规范掌握,从而形成社会技能,还可以利用开放式英语学习模式让幼儿学习社会角色,以此得到社会性需要、价值、态度,实现社会行为发展,然后基于独特社会个性和人交往,彼此影响,获得现实环境适应能力,进而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研究发现,幼儿从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发育、形成社会认知能力,长到1~2岁时高速发展。因此,应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儿童培养各个方面,使儿童提高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而且学前英语教育能正确指引、诱导儿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双语口语交际及个人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帮助。若在儿童时期协助学生实现了积极人生观的形成,则能够助力个人健康发展,同时对社会也是一种福利。[3]
(五)针对影响提出的相关建议
1、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建设方面入手
关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的建设方面,目前市场流通的教材有“幼儿英语”、“儿童英语”、“现代幼儿英语”、“快乐儿童英语”、“幼儿园活动指导英语”、“洪恩英语”、“幼儿园英语主题教育活动”、“剑桥少儿英语”、“阶梯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马宏英语”、“新概念英语”、“维克多英语”、“浸入式英语、”“TPR英语教材”等。每一种教材似乎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与之相应的教法。
2、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方面入手
关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方面,即对幼儿园英语活动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形式及组织特点等作较系统性研究,并具有一定影响的。比如,余珍有在该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包括英语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组织特点等)”。明确提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有最初级第二语言水平的双语幼儿,应当把第二语言(专指英语)的使用和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应当成为教师组织英语活动的工具,教幼儿学英语应当从教幼儿学习听懂和理解他人的英语表达入手,然后教幼儿学习琅琅上口的英语儿歌和歌曲,练习英语的发音,逐渐学习用英语和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交往和讲述故事。在具体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活动时充分体现“语言工具观、英汉经验主动观和语言学习的听——说——读顺序观”等观念。
结束语:总之,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详细的数据解析、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认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效果均受到学前英语教育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艾琳.高校《幼儿英语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河北农机,2016,(05):04-05.
[2]欧燕.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对策探析——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139.
[3]华黎.试析学前教育对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113.
项目编号:19xk026
项目名称:学前英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渭南市临渭区学前教育机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