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色“送教下乡”打造乡村学校田园教研新常态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黄美嫦
[导读]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很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在推进“送教下乡”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很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在推进“送教下乡”,可由于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在推进这一举措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乡村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更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这一举措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是能够切实给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公平。
       
        关键词:送教下乡;幼儿教育;新常态

一、“送教下乡”的原因
1.1幼儿教师团队教学水平不一
很多时候我们“送教下乡”更加关注的是小学中学的教育,忽略了乡村幼儿的教育。而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启蒙阶段在幼儿时期,很多的习惯以及爱好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开始形成,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注重乡村幼儿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下乡的教师团队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性,不能保证每个老师都擅长幼儿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见到的是幼儿要么跟着打孩子在小学的课堂里,要么就干脆不上学,等到小学的年龄才入学,可是下乡的老师接触到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基础的,这样会形成很大的落差,造成教学进度的落后。
1.2乡村缺乏幼儿教育意识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更多的是关注到孩子小升初、中考、高考上,在乡村幼儿教育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家长们没有意识孩子在幼儿阶段必须药安排对应学习内容的计划,白白浪费了孩子这一阶段的黄金学习机会。更有甚者会觉得幼儿教育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学会基本的沟通交流就可以了,但其实不然,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培养的习惯会根深蒂固在他脑子里,如果这一时期不重视对幼儿的教育,使其养成不好的习惯,那在他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很难纠正过来。外部环境的不重视就造成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被坑的还是孩子。
1.3乡村幼儿园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人的不重视,就造成在硬件设施上,乡村幼儿园很大程素上都做得不够好,基本的防护设施,教学设备都没有配备齐全,这也给下乡的老师在教学中增加了额外的不便。
综上,由于现实的原因,乡村的幼儿园很多地方能够还需要改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上,还需家长的重视以及教学团队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乡村幼儿园学校的特殊性
2.1面的学生人群不同
乡村幼儿园里的学生都来源于当地的村落,人和人的区别有时候会受环境因素影响,乡村幼儿和城镇幼儿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习惯以及接受点不一样,同样的一个事物,在向孩子们介绍的时候必然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用他们各自能理解的方式去介绍才行,就比如城镇幼儿很大程度上真的是五谷不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毫无概念的。同样,在给乡村孩子们认识新世界的时候,也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带领他们进入学习才行。
2.2家长的差异很大
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差异就是,城镇孩子的家长确实很舍得在孩子教育上花钱,他们恨不得胎教到高考一条龙服务全包。而下乡的地方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的贫乏,经济比较落后,物质尚且需要努力,精神上的就不要奢望太多。所以,乡村幼儿园面对的家长也不太一样,让朴实的人相信详询幼儿园存在的必要性,就是要拿出好的教研方式,让家长们切实感到教育带来的好处,才能在后面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达成一致。
所以说,乡村幼儿园的特殊性就是先要让当地的人意识到幼儿教育的必要性,获得他们的肯定才能让后面的教研活动顺利进行。

三、打造绿色“送教下乡”的新办法
3.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绿色代表了生机,意味着细水流长。“送教下乡”是好事情,但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个人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评估,不能说为了凑人数,表政绩,只看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塞满就好。而应该要注重当地的乡村幼儿园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真实情况以及教师匹配度来安排教师。同时,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将课程灵活变通,融入当地的特色,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照本宣科,总是一个套路,毫无新意,真本身也是对自身职业的不尊重。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身上发生的故事也必然不一样,乡村幼儿园还需要对每个孩子建档,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合理安排课时,让孩子们不耽误课业也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3.2寓教于乐,良好沟通
孩子在小时候大多都是贪玩的,我们不能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去限制孩子。下乡的教师团队在设计教研活动和教学任务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与孩子们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的接受程度,不断调整改善课程,细心打磨出适合乡村幼儿园的田园叫严新常态,为后面下乡的老师积累经验,争取让“送教下乡”这一举措变得更有意义。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每一个参与“送教下乡”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着,为我们的乡村孩子带去知识,带去欢乐。而也正是这样一群人,努力让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公平。
参考文献
[1]姚自林.实施绿色“送教下乡”打造乡村学校田园教研新常态[J].中国农村教育,2019,000(007):31-33.
[2]宋茂盛.改变教师,从改变校长开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