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懿
(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自贡643000)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健康成年人的总血容量是4000-5000毫升,健康成年人首次献血可以捐献200毫升,此后献血可以控制在200-400毫升。献血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反而对人体有益,促进血液新陈代谢,提高细胞造血能力,献出去的血很快就会补充回来.
1什么是献血后综合征
献血不良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献血是安全的,但个别人在献血过程中因多种原因造成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引发机体代偿性心率增 加、外 周 血管收缩,从而出现不良反应,经过调查发现出现献血后综合征的人约占总献血人数的5%左右。
2什么人不适合献血
首先体弱多病者不适合献血,部分体质较差人献血后可能出现头疼脑热、手脚冰冷等症状。年龄较大的人不能献血。老年人身体器官机能不如年轻人,造血功能弱,恢复期长,恢复不过来还会严重影响身体。未成年人也不能献血。未成年人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为身体成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消耗也快,造血细胞生长速度也不如成年人,强行献血的话会影响身体健康。患有疾病的患者不能进行献血,疾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肝炎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贫血、白血病患者、痢疾病等等。同性恋者或有多个性伴侣者不建议献血,容易传染艾滋病,不利于社会和谐。手术之后不能立即献血。接受过手术的患者,术后一年内不适合献血。最重要的是医生认为不适合献血的人,是不可以进行无偿献血的。
3献血后综合征的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即发性和迟发性献血后综合征;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献血;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精神性、损伤和感染性献血后综合征;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部性和系统性献血后综合征。
4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初次献血者由于对血液生理等知识缺乏了解,在心理上对献血产生恐惧,使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出现 症状。有的献血者在看到其他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时,通过植物神经系统调节,诱发头晕、出汗、晕厥等连锁反应;另外,献血者自身或采血工作者的服务态度、语言、技术、心态等因素也会影响献血者情绪,使其内脏器官产生生理变化出现不良反应。
(2)身体状况因素
献血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空腹饥饿等原因可诱发献血后综合征。性别差异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调查结果并未达成一致,大多数研究认为女性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男性。同时部分专家也认为年龄越高出现献血综合征的概率越高
(3)环境因素
献血外周环境的改变,如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浑浊、拥挤、嘈杂、排队等候时 间过长 等,均可造成献血者心情烦躁,精神焦虑,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出现血压下降,导致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甚至发生晕厥、休克等严重献血不良反应。此外,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献血地点、献血体位密切相关,在流动采血车进行献血的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在室内或者固定献血屋内接受献血的献血者,半卧位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坐位。
(4)采血技术因素
由于工作人员采血技术的原因,造成献血者的血管局部损伤,疼痛感加强,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血压骤然下降,继而出现献血不良反应。
(5)无菌技术
由于采血器材污染、无菌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献血者感染。
5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加强心理疏导,传递真挚、温暖的公益爱心
①耐心与献血者沟通,帮助其克服紧张情绪,调整至最佳心态。②针对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的献血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和讲解,营造快乐献血的良好氛围。
(2)强化健康宣教,建立安全、牢固的健康保障
①采取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媒介宣传,普及无偿献血相关科学知识。②献血前的宣教对首次献血者极为重要。采血人员应提前告知献血者不可在饥饿、劳累、疲倦、剧烈运动后献血。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感同身受式的宣传模式在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和献血招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提升服务效能,营造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
①调整采血车内温度,保持空气流通,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使献血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②团体采血时务必提前做好沟通和场所准备,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献血时维护良好秩序,避免献血者拥挤。③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及时处理献血者投诉并做好回访服务,实现采供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4)提高专业水平,树立可靠、优质的血站形象
①采血人员应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动作轻柔,争取一针穿刺成功,减少因反 复穿刺给献血 者带来的疼痛感。及时告知献血者献血后注意事项,预防感染。②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进行体格检查能够有效预防献血不良反应发 生。 ③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诚信服务标准等培训,造就一支“有道德、有水平、有爱心、有纪律”的血站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