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城
(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海门 226121)
摘要:目的: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使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本科室在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n=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抽样随机法的方式对其分组:比对组(n=40,雷贝拉唑+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n=40,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对2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比对组患者相比较来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联合奥美拉唑药物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行。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效果
胃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胃部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胃蛋白酶和胃酸对胃黏膜进行消化,进而导致的一种溃疡性疾病,而幽门螺旋杆菌则属于一种在人体胃部生长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在发病时期会出现上腹饱胀、疼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不适的症状,如若不及时治疗,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使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n=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将80例患者分为2组(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比对组、研究组。【比对组】:共40例,男性患者23,女性患者17,年龄:19~53岁,平均(36.23±1.45)岁。【研究组】:共40例,男性患者26,女性患者14,年龄:23~59岁,平均(41.05±1.94)岁。比较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发现,其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比对组】-雷贝拉唑+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其中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110076;生产厂家: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g),1片/次,1次/d,晨起服用;兰索拉唑(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药物规格:15mg*14s;国药准字:H20065186),15~30mg/次,1次/日;阿莫西林(批准文号:HC20150055;规格:0.25g*24s;生产厂家: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1~2粒/次,3次/日,持续治疗2个月[2]。
【研究组】-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其中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药物的说明及使用剂量同比对组,奥美拉唑(Ome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药物规格:10毫克;国药准字:H20054926;生产厂家:生命科技(中山)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粒/次,2次/日,早晚各一次使用温水进行冲服,持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其效果[3]。
1.3观察指标
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显著有效:经检查,患者体内溃疡的面积、各项不良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有效:患者体内溃疡消失的面积达到了50%,腹胀、嗳气等症状也有了明显的好转;无效:经检查,患者体内的溃疡面积在治疗后无任何改变,临床不良反应出现了加重的迹象。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23.0软件下开展此次研究,计数资料以[n(%)]代表,卡方检验,P<0.05。
2结果
2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在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来说,【97.5%VS82.5%】,研究组明显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如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这类疾病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对此,医院相关部门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此次研究中,相关的数据表明: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比对组患者相比较来说,【97.5%VS82.5%】,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联合奥美拉唑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雷贝拉唑属于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对人体胃壁细胞中H+-K+-ATP酶活性的抑制来阻断胃酸的分泌,兰索拉唑则是一种新兴的抑制胃酸分泌类药品,它可以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形成[5]。另外,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在服用后通过人体小肠的吸收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胃壁细胞中,从而较好的抑制胃酸,有效的改善溃疡情况。
总而言之,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联合奥美拉唑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用和推广的价值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胡艺, 刘菲, 袁颖华,等. 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MDA,SOD及NO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17):3274-3277.
[2]王薇, 石蕾, 许乐. 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临床观察[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6(7):773-776.
[3]梁丽娟, 聂爱英, 雷超, et al. 盐酸小檗碱、阿莫西林、兰索拉唑、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283例的临床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3):167-171.
[4]秦耿, 王慧芬, 白如雪, et al. 消化性溃疡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 中国医药, 2017, 12(10):1549-1551.
[5]高杰, 林倩云, 彭文玲,等. 幽门螺杆菌和胃微生态系统与胃疾病的关系[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3):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