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陈林
[导读] 探究分析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具体疗效。

陈林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后,整体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整体恢复。
【关键词】穴位埋线疗法;颈型颈椎病;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pecific effect of acupoint embedd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ebra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overall recovery and motor function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receiving acupoint embedding therapy, the overall recovery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acupoint embedding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motor function and promote their overall recovery.

【 key words 】 acupoint embedding therapy;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otor function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感,伴随疼痛会影响患者的部位无法正常发挥肢体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到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并分析了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具体疗效,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对照组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5.82.3)岁;实验组颈型颈椎病患者中21例、女性19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5.52.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颈型颈椎病患者;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的患者。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训练主要内容为:定时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训练;对患者的颈椎部位,包括肩胛在内的身体各个关节进行人工按摩拉动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关节的控制能力进行特殊训练,并且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对颈椎进行刺激训练。患者每周训练4次,中间间隔1天后继续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h。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选取患者的颈百劳穴、大椎穴、颈夹脊穴、肩井穴作为埋线穴位[2],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进行皮肤常规消毒,将智象牌4-0号2cm长的PDO靓紫丝线放置于7号埋线针内,刺入后进行小范围的提插,得气后将线埋入,取出埋线针,进行常规止血消毒,三日内针刺部位不接触水,每半个月治疗一次,连续治疗四次即可。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运动功能评分得出结果。整体恢复情况即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人数)/总人数100%。运功功能评分根据临床医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实验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为(82.34.5)分;对照组颈型颈椎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为(67.55.6)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部分颈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如颈椎骨质增生导致的颈心综合征,吞咽障碍,胸部疼痛相关的并发症等。长此以往,不但会对患者本身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折磨,还会对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到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并分析了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整体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贤国.穴位埋线深度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疗效的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2):1390-1394.
[2]孙楠楠.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7):784-7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