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2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尹科
[导读] 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20例的临床效果。

尹科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  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2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均行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合并;抗结核治疗;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结核病,属慢性疾病,是艾滋病感染者最有机会感染之一,影响艾滋病患者疾病进展,也是重要的死亡因素[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是双重感染,会相互影响,具有不可治愈性,高死亡率,是一种严重的传播性传染疾病,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有研究表明[3],行抗结核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基于此,笔者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2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例,应用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5.78±1.25)岁;感染类型:静脉吸毒5例,性感染15例、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签署研究知情书。
纳入标准:(1)经免疫印迹法确诊为HIV-1抗体阳性;(2)经肺结核病确诊为阳性;(3)初治肺结核患者;(4)治疗依从性较好者。
排除标准:(1)肝炎病毒感染或其他肝脏疾病者;(2)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者;(3)造血功能的血液系统疾病;(4)中重度肝损伤者;(5)肾损伤者;(6)中重度贫血者;(7)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8)停止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15d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入院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肝脏B超、痰检等,予以利福布汀+利福平治疗。利福布汀(生产企业: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7296),口服,0.45g/次,1次/d;利福平(生产企业: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905),口服·,0.45g/次,1次/d,连用6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检测治疗前、后CD4+T、CD8+T、CD4+T/CD8+T。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 ±s)表示,t检验,以0.05为计量资料比较基数,当计量资料比较小于0.05(P<0.05),表差异显著。
2结果
经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结核病、艾滋病二者虽传播路径不同,但仍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相互促进[4]。其中结核分支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机会性病原体。而艾滋病的HIV病毒,主要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当感染结核杆菌后,显著增加活动性肺结核的危险性,是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结核分枝杆菌是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患者病情迁延,且易反复发作,严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其特点为:(1)可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2)合并散播性和肺外结核;(3)肺结核的胸片不典型;(4)结核病可治愈,但当合并艾滋病后,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导致副作用多。因此,在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可以尝试采用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具有一定的免疫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即予以利福布汀+利福平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治疗前,CD4+T:57.49±1.25%、CD8+T:65.78±2.59%、CD4+T/CD8+T:0.15±0.03;治疗后,CD4+T:75.98±1.36%、CD8+T:49.73±2.38%、CD4+T/CD8+T:0.29±0.08;研究结果为:经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表明:抗结核+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利福布汀+利福平治疗,是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可诱导和促进T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同时,药物治疗,能够激发机体对HIV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最终,促使患者恢复体内细胞免疫正常和平衡,改善艾滋病合并免疫功能指标。
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在本次研究中,虽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如:研究时间较短、研究例数较少等。将在今后的工作,继续探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其他治疗方法,以期丰富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声高.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8):87-90.
[2]蔡国军.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1-2.
[3]周燕燕,彭青,刘冉,等.15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04):389-392-467.
[4]杜秀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探究[J].中外医疗,2019,38(07):10-12.
[5]李春柱.关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J].新疆医学,2018,48(05):552-5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