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注重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中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而且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从“巧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提高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情境;合作学习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必修课堂,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得不提的是,就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大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等教学方式方法,致使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久而久之,不但会大大扼杀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变上述现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而且也能够有效营造出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作用可谓是“大有作为、至关重要”。而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其中,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在自我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而且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出学生喜闻常见的教学情境,如:巧设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冲击力,激发其内心强烈的求学欲望,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以创设出高效且实效的媒体情境,即: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旅游宣传片,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震撼力,调动其学习动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结合课前精心设计的PPT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内容,以此来有效促使学生更为直观、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本节内容,从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趣味横生。
二、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其主要原因为: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而且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形成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优带劣、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让学生在合理的分组中都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并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展开学习与探究(适当给予一定的点拨与提示),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得极强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以及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在课下,我会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将其进行有效分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在课上,我会先为学生出示以下一组问题,即:“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本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本篇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接着,我再积极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且依托上述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我也会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为学生排忧解难,如:引导其以“品读”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阅读中来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最后,待各小组学生合作学习结束后,我再结合其学习成果为其精心讲解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注重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既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大举措。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并始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或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从真正意义上构建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惠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2):62-65.
[2]李艳.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S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