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黄毕坚
[导读] 流传千年的古诗词是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流传千年的古诗词是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央视以及各大卫视诗词类综艺节目热播的社会环境下,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当探究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认识到学习古诗词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爱上古诗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当中,从而达到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音乐情境;直观画面;诵读方法;诗词内容
        在传统教学时期,语文教师对古诗词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相当重视,但是起到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当代教育环境下的不断深入,有不少教师意识到当时是在课堂上所落实的教学策略出现了问题。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将古诗词的美充分体现在课堂上,从而发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实现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长远目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作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创设音乐情境,刺激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优美的旋律响起来以后往往会使人立即融入无法抗拒的音乐氛围中,而随着国家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大力重视,有不少古诗词已经被改编成了现代歌曲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现代美,达到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长相思》这首词时,首先,我为学生播放了歌曲《新长相思》,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对学生简介了作者纳兰性德,让学生自主诵读了这首词。然后,我播放着和这首词相关的纯音乐,引导学生分析了词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征途和故园两种情境对于作者的真正意义。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词中“榆关”、“千帐”等关键词语进行了探究,让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而与学生交流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苦和思乡之切。最后,我引导学生对这首词的内容进行了整理,让学生交流了学习这首词的感受。这样,我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意识到了作者更加留恋的是故园的生活,从而充分达到了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引入直观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具有如画意境的一种文学作品,能给人以美的意境。但是传统时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单调的课堂氛围,学生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到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直观画面,在课堂上构建诗情画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心带入到课堂当中,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产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充分理解,实现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望天门山》这首诗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相信大家对李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们踊跃发言,共同整理和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好不好?”进而为学生做了补充,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我利于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诗中所描绘的天门山场景,将学生的眼球瞬间吸引到了大屏幕上,进而帮助学生分析了这首诗的遣词造句,结合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观察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了整体赏析,使学生想象到了诗人在写作时的愉悦心情。之后,让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最后,我对学生说道:“其实古诗词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进而对学生提出了背诵这首诗的要求,让学生谈论了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

这样,我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直观画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古诗词,使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了满腔的热爱,充分实现了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注重诵读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音韵平仄之美是古诗词独有的特质,但是生硬的阅读并无法让人体会到古诗词具有的韵律美,须知优质的诵读方法才能够让人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内容,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方法,以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深刻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长征》这首诗时,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作者,让学生有了对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进一步认识,进而为学生详细讲述了毛主席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充分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然后,我为学生播放了唐国强老师朗诵《长征》的视频,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作者在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困难险阻的战斗豪情,进而指导了学生七言律诗的诵读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哪几句押韵、哪几句对偶,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了反复诵读。之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赏析了这首诗,使学生理解了诗中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认识了这首诗所体现到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最后,我对学生说道:“大家要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一齐诵读了这首诗,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 我通过注重指导学生诵读方法,使学生在诵读之中体会到了诗词的音韵平仄之美,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优化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诗词内容,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从更新后的教材中不难发现,古诗词的内容有所增加,但是与浩瀚如烟的中华古典诗词相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仍然是九牛一毛,所以说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宽广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在课堂上拓展诗词内容,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丰富学生知识视野的基础上培养其养成长久学习古诗词的良好习惯,达到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村晚》这首诗时,首先,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所知道的描写农村晚景的故事,看哪个小组说出来的最多。由此调动了学生大脑中的诗词储备,为引入新课做了铺垫。然后,我帮助学生扫清了诗中的文字障碍,让学生诵读了这首诗,结合注释和插图引导学生对这首诗的语言做了赏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诗人在诗歌中所融入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深入理解了这首诗之后,我为学生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描写农村乡村晚景的古诗词,让学生做了积累,并期望学生可以养成积累古诗词的良好习惯。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交流了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拓展诗词内容,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习惯,从而达到了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的目的。
        总而言之,往小了说,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大了说,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当充分认识到古诗词的价值,从而有针对地在课堂上落实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最大化的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管丽娟,张爱学.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9(05):120-121.
        [2]刘英.文本细读,妙趣横生——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8(24):107-108.
        [3]周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