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马凤萍
[导读] 我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大国。
        摘要:我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大国。而文化又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就是没有了民族的根基。因此,传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学语文作为学科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就十分适合与传统文化结合,通过语文课堂的实施,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研究;文化传播

        语文是教育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门考试科目,还是中国人民对于汉字的深度学习,当然此处的汉字并非是指狭义的文字。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着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传达了多少古人的情感、知识、以及思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内涵、人生哲理对于提升当代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学素养、思想境界有着十分深刻长远的意义。而且,因为时代发展迅猛、社会思潮越发的澎湃汹涌,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与碰撞越发激烈,如何在文化碰撞潮流中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现大国大方自信的形象,十分的重要。而此事应该从学生时代开始抓起,培养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所以,本文就“浅谈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中心点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的国情需要
    在我国,教育一直都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曾多次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统文化的传承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做起,通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
2.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学素养、思想境界
    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人的智慧,即使过了几千年,依然能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的熏陶,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格修养的塑造,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3.是中学教学任务的需要
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团结精神是首要任务,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学生更能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大国的文化自信,这对于爱国情怀、民族团结精神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二、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传统文化应用的不足
1.教师自身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的问题。
        因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导致有的教师在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及演绎时出现牵强与灌输的倾向,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讲授主要还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并没有渗透其他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久而久之,传统文化的教授只停留在课本内容上,并没有进行课本以外的拓展,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是不利的,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手段不太合理。
        虽然传统文化被引入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但是因为教学手段的不合理、教学模式的老套,使得传统文化的加入十分生硬,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既没有得到充分理解,也没有因此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仅没有实现传统文化的教学与传承,还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了枯燥的误解,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抵触心理,增加了传统文化教学的难度。
三、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
1.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老师们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很大,这就使得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繁重复杂,学生学起来也压力重重,致使教学效果不能尽遂人意,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文化修养。为教师轻松驾驭传统文化课堂打好基础。
2.选择蕴含传统文化的语文辅助教材,或者是打印相关材料,进行传统文化课外材料补充。让课本内容与传统文化相互穿插与渗透,使得语文教学更加高效且有趣。例如: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课外古诗词、文言文的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创新中学语文授课的手段以及模式,彰显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中学语文教师们不能拘泥于老旧的教学模式中,要敢于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转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角色,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浓缩的精华,彰显着中国的文化特色以及文化自信。中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至关重要,只有将传统文化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真正培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史村.浅析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文信息,2015,(5):276-276,277. DOI:10.3969/j.issn.1003-9082.2015.05.235.
[2]柳旭,王雪.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76-80.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1.018.
[3]王财.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2019,(24):70-71.
[4]金仙.初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2):103.
[5]索有增.语文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J].青海教育,2014,(9):32-32.
[6]李红梅.浅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19,(17):55.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17.052.
[7]徐磊.浅析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体现[J].语文课内外,2019,(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