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改变学生人文和语言素养、学习能力短缺的现阶段状态的要求,基于此,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策略便成为各学段、尤其是关联学生从小阅读习惯养成的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研的重点项目。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依循阅读本身规律提出,呈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与创意的序列形式排布,因之,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我们则可按照此序列内部的两大分级:还原文本思想过程的“复述、解释、重整”、评价篇章内容表达的“伸展、评鉴和创意”来进行细致的理论探究与策略定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
早在1941年,叶圣陶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助”的主张;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亦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此源于读整本书对于学生阅读习惯、耐性的养成,对于阅读空的扩展和阅读方法应用的作用,亦源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不良现状。基于此,在小学阶段即应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重点课程内容,在阅读指导中亦当首先遵循阅读本身的规律,即对由复述、解释、重整,到伸展、评鉴和创意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的遵循,以为其余阅读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奠基。
一.复述、解释与重整
整本书阅读的首要目的即为:对文本内容本身的理解,即明晰文本“讲了什么”、“所讲内容,如人物或事件等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而对此的理解程度亦分三个层次:基本的复述、需要一定自主思维的解释、需要更大思维力的重整,此即亦为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的前三个层次。对此三层次的全面、细致的指导和落实对于语言理解和思维能力还相对薄弱的小学生而言,而又在提升其语言理解和思维能力的目标之下,则更为必要。
例如:在对于任溶溶著《没头脑和不高兴》、叶圣陶著《稻草人》等此类童话集或者篇章集书本阅读指导中,我则让同学们通过复述、概述每一个童话故事内容的方式,以其以促其再此回想故事内容,并梳理故事行进线索,使其概括和表达能力得到初步的锻炼,同时使其明确自己到底阅读了什么。而对于《乌丢丢的奇遇》、《长袜子皮皮》等此类全书讲一个大故事的书本而言,对其内容的复述则更可大为锻炼同学们的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
继此围绕复述的初步指导以明晰文本整体格局和框架之后,我则挑选了一些对理解全书或全文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句子或者某些不易理解的词汇和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提问。如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童话故事阅读指导中,我则提问道:“在描述没头脑时,提到‘打个折扣,缺点零头’,这是什么意思?”“介绍不高兴时,文章说道:‘这么个人,谁还高兴跟他玩呐!可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可是不高兴你不高兴跟他玩,换句话说,就是他偏高兴跟你玩。’这里涉及了好多个‘高兴’或者‘不高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此,同学们对于文章内容和细节会有更为清晰的解读,而亦能够锻炼到其语言理解力。
如若说“复述”专注于整体概括,“解释”专注于局部解读,“重整”则专注于对于多个局部的整体概括。即在明晰文本重点的基础上,通过读书报告单等形式分析内容关系,梳理整本书的主要表达技法等。如对于《乌丢丢的奇遇》,我则引领同学们对其连接故事线的几个关节点进行了提炼,对其跨文体的写作诗学综合书内多处的诗歌写作进行了分析。如此的重整,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高且更清晰的文本深入理解角度。
二.伸展、评鉴与创意
阅读的目的不在阅读行为本身,不仅在对所阅文本本身内容的理解,还在通过阅读使主体获得认知、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长,即将所阅文本转化为益于主体认知进步和心灵成长的内容。这便是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论中后三个层次“伸展、评鉴和创意”的由来,其为我们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提供了第二阶段的方向,即引领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基础上对其进行自由的质疑、赏析、评价和再创造,以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发生真正平等的关联,甚至使学生高于文本,成为阅读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即让文本为自己“服务”。
例如:“伸展”即是在理解文本表层意义基础上,找出隐含意义,推断深层含义。如在对《稻草人》阅读指导时,我则提出“‘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有没有话外音?”的问题。这便需要同学们去深层次调动自己的感知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到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进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生成关乎一种默默无闻人格的敬仰情感。
若说“伸展”初步拉动了同学们的个性化认知,“评鉴”则是对其个性化认知的充分激荡。如,针对《长袜子皮皮》一书,对于皮皮在学校的表现,我则向同学们提问到:“假如你是皮皮的老师,你会怎样对待她?”再如,我还让同学们对皮皮和《乌丢丢的奇遇》中乌丢丢进行人物形象的对比,以说出其相同和不同点,以此建立同学们的阅读联想意识、促进其自主化评价和鉴赏阅读内容能力的形成,同时通过评说人物或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分析其好坏利弊而养成判断、分辨的意识与能力,将由判断和分辨而来的思想观点牢固纳入进自身的认知体系里,实现阅读的育人目的。
“创意”基于又高于伸展和评鉴,指对文本内容提出新思路、对文本现象提出新观点等一切展现出“新”的东西。这需要教师本身的自由化阅读理念和行动引导,需要为同学们创意思想的激发创造条件。
总之,由上述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和创意构成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需求,而当为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的重要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白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12):51-54.
【2】王东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技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