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杨全英
[导读]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关乎人一生的品格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及影响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摘要: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关乎人一生的品格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及影响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而语文学科在学科中的地位,不只是承担教授“听,说,读,写,字,词,句,文”这样的内容性责任,更要扎根在以德为先之上,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中向学生输送宝贵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爱祖国、爱社会、爱家、爱人的良好德智能力。本文就此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探讨方法也极为重要,下面主要会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必要性必然性、方法和意义。
1.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1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小学阶段更要重视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从小具备高度的道德素养,以及埋下寻求建设社会主义富国、强国梦想的种子。而语文学科是最直接以内容传递思想,丰富认知世界的基础,以及启发学生思想的学科。因此,语文教育承担着重大的德育教育的责任,在提升与丰富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出现引人思考的德育内容。
1.2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必然性
        从目前小学语文阶段的课程内容来看,包括了《升国旗》、《吃水不忘挖井人》、《端午粽》、《人之初》、《黄山奇石》、《朱德的扁担》……涵盖爱国教育、历史发展、文化习俗、经典诗词、祖国河山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无论从什么内容出发,都能够引导学生朝着奋斗、有爱、善良、探索、梦想等角度去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在语文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德育教育的部分也自然输出了。这两部分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一举多得的教育。因此,渗透也是必然的。
2.小学语文良好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2.1在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有这样一些要求: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多样化,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等等。
        在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必然可以落实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自然而然从语文教育内容中引出爱国主义思想、文化自豪感、文化包容性等德育内容。

以及启发学生对历史、艺术、科学、自然等其他德育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在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设计德育教育启发的内容
        例如:针对小学二年级下的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可以在诗歌朗诵的学习形式中,为学生铺垫雷锋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号召?这样的精神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意义是什么?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又有什么意义?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实践乐于助人的精神。当老师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引导学生往德育的内容方面思考的时候,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也一定会回报更多的超过课本局限的字词的美好成果。
2.3在课程形式的设计中分配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在完成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做一些发散性的、趣味性的课程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到观影教学,戏剧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引发的德育内容,采用更为深入人心,引发学生感同身受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内容深有感触。
        例如:针对小学五年级上《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剧本创作,并且准备表演。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的表演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精神。让学生可以藉着表演表达,实践对不同文学表达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作、表演天赋,激发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提升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当下的觉悟。
3.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人一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对一个家庭,对国家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打好了一个人生命的根基,培养好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立定了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塑造好于己于人有益的世界观、价值观,此外的一切对知识、能力的追求才具有真实的意义。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德育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追求的目标,也才能为自己制定奋斗的计划,发现自己的长处与弱点,认可自己的存在价值。 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必定会为国家、社会培养和储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时代信念感,热爱祖国、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的人才。
结束语:
        因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渗透德育教育,在课程形式的设计中分配德育教育的内容,在课程形式的设计中分配德育教育的内容都是具有可实践性的方式。语文教育因为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活力而满载使命。
参考文献:
[1]段丽霞.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J].文渊(高中版),2018,3(11):43.
[2]刘俊.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入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5):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