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杨玉春
[导读] 本文将从“学生分层,培养兴趣”“知识分层,加深理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分层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广大教育者所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实践当中,而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实效。基于此,本文将从“学生分层,培养兴趣”“知识分层,加深理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语文;学生分层;知识分层
        所谓分层教学法是指针对学生在学习及心理上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统领域,致使课堂教学过程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极为低落,严重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不良的“两极分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分层教学法为导向,切实注重学生不同的性格差异及语文综合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成效,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生分层,培养兴趣
        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小学语文教学,其主要表现为: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其语文基础能力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严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但会严重扼杀掉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弃学”等不良心理,最终知识课堂教学成效“付之东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分层教学法展开教学,要切实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性格特征以及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分层,以最大限度地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语文知识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取得最大化、最优化的学习收益,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会采用分层教学法展开教学,即:在课下,我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能力将其进行有效分层,像: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优等、中等、差等三个层次,接着再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将其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分成一组(组员由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混合组成);性格外向的分成一组(组员由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混合组成);性格适中分成一组(组员由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混合组成),以让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小组中“各抒己见、学有所获”,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在课上,我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其一,我会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短视频,并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你读过《三国演义》吗?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你喜欢其中的哪些人物?”接着,再积极鼓励各小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分别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发言,以此来引出本节课题;其二,我会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出示以下一组问题,即:“课文的哪几段落分别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原因?”“哪几自然段写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借箭的结果是怎样的?”之后,再给予学生10-15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三,待各小组学生自学结束后,我再有序组织各小组学生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上台试讲本节内容,与此用时,我也会以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台下认真听讲,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此来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趣味横生。
        二、知识分层,加深理解
        所谓知识分层,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并采取“层层深入”的方式将内容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以期做到加深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知识分层不仅仅是分层教学法在课堂运用中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考验或检验一名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采用分层教学法展开教学,一方面,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将其进行有效分层,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和内化;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以问题为依托,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并以提问的形式将课前分层或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新授知识)传授于学生,以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下能够对新授知识或内容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以及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我会采用分层教学法展开教学(知识分层),首先,在课下,我会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即: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在教学本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时,我会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并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或生字新词,以此来有效促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以及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其二,在教学本篇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会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能够逐渐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掌握。然后,在课上,我会先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知识分层)来展开教学,如:第一部分“学习蚕、茧、掀、席、庙、屑等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先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那么,大家谁能够说一说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吗?”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边阅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之后,待学生阅读结束后,我会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并给予有效评价,以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最后,我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并与学生共同分析与总结每段的段落大意,即,总结出:(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能够有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不同学生因学习能力不同而导致在学习效果上存在差异性的矛盾,而且还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理解分层教学法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以更好的深化和驾驭分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榕梅.横向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1):18-20.
        [2]沈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65.
        [3]夏依丹·买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9(05):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