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科目,也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针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本文从“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态度”、“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应用能力”、“采取多元评价,增强学生信心”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关键词:化学教学;激发兴趣;科学态度;应用能力;多元评价
学生学好化学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的变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采用分析或模拟的方法,揭示物质构成之谜的答案,开发出大量的新材料、新物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纵观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化学课堂单调乏味,缺乏生机,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通常自己演示实验,仅仅让学生观察,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化学理论知识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得不够紧密,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由此可见,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已经成为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个体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教育学理论研究证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愉悦快乐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的认识和探究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上化学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使学生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收获知识,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源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比如,我在教学“走进化学科学”时,就在多媒体生展示了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现象,像水和钾反应时的“冰块着火”,高锰酸钾和浓硫酸接触时的“液中生火”,白糖和浓硫酸形成的“黑色的雪”等,丰富多彩的画面,奇异非常的现象,绘声绘色的场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此时,我问学生:“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走入这奇妙的化学世界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我顺势展开了接下来的教学。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
二、合作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态度
合作探究是新课改重点提倡的教学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技能的过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有效措施。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他们收获实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从而对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结意识。比如,我在教学“氨气的性质”时,就把学生分成了能力持平、优势互补的几个小组,指导他们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自主探究喷泉的形成原因,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并且分析总结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经典实验,其实验原理、实验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氨气的物理性质是历年高考中的热点,因此,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这部分知识十分必要。
通过合作探究,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情谊,有助于构建和谐友爱的班集体,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思维,有助于他们形成严谨认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三、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应用能力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利用化学纤维生产的新型材质衣物,保暖且便宜;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农药、化肥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利用化学材料合成的建筑装饰让人类的居所更加美观舒适;利用化学方法提炼的汽油、煤油提高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节省了人类的时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生活实际出发,适当选取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相结合,就可以拉进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平衡膳食”的知识点时,就先提问学生:大家喜欢吃甜食吗?大家都吃过什么甜食呢?生1:德芙巧克力、巧克力蛋糕。生2:牛角包、甜甜圈、红豆糕。生3:酸奶布丁、水果冰淇淋、双皮奶、牛奶纯蛋等等。我:看来大家都很贪吃呢,但是吃甜食吃多了容易长胖。生:对啊,这就是让人苦恼的问题了。我:那大家知道为什么甜食会致胖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长胖呢?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个兴致勃勃。接着我再讲述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特征,属于哪一类有机物以及它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最后再讲解消化油脂时发生的水解反应。通过结合生活实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采取多元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和基础化学技能的掌握,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态度和精神,由此可见,培养目标是多元的。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笔者看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是否理解,技能是否掌握,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塑造。对于班级里的学困生而言,我们应该关注到他们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助人为乐等优良的思想品质,给予认可和肯定,从而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第二,评价方式要多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考试几乎是惟一的评价方式,然而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它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与优势,显得单调而又枯燥。很多学生会积极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比赛,如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唱比赛等,教师也可以组织类似的比赛来评价学生,从而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第三,评价应为多方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能“独揽大权”,也要让学生进行评价,科学开展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因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同学也会产生很多的接触,学生应该从多方视野中看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不断改正缺点,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总之,教学评价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有效的评价促使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规定和要求。
总之,帮助学生学好化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无法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钻研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更合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实现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红利.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3(3):217-218.
【2】王妮.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24):162-162.
【3】邢丽丽.浅议如何对高中化学进行有效教学[J].好家长,2017(67):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