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刘军 杨启地
[导读] 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兴趣化教学,营造学习氛围”“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兴趣化教学,营造学习氛围”“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培养综合能力”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设计新课改背景下的多元化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新课改;高中物理;兴趣化;现代化;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高中物理多元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是在紧锣密鼓的安排着。这就要求了该学科的任课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新型的教学观念去设计教学内容,进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其中,基于学生兴趣的知识教学,往往能够在课堂上创建一种浓厚的热烈的学习氛围,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吸收;另外,融入多媒体现代技术的教学,则在根本上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和质量;还有生活化渗透的课堂教学,也密切联系了学习和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兴趣化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来安排,这样一来将能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知识时,通常会有着更充足的精力和动力,进而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更高效率的转化吸收,同时充满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顺利地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给学生列举相关课程的历史名人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针对自由落体运动提出过“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的观点,限于当时的环境条件,这一“重快轻慢”的观点被大众人们认为正确的,而在之后最早提出反对观点的是伽利略,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无关,而是只取决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类似的学生感兴趣的名人故事很多,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故事来调节班级内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实现真正的兴趣化的教学。
        二、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大大取代了传统板书式教学的低效,从而能够有助于学生高效使用课堂时间。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将课堂上的死板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于一体的集合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联网的便捷性,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有利于拓展学生眼界的课外知识,进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就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来完成该章节知识的授课。之前的课程已经讲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了能受到洛伦兹力和运动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是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等等还是会感到抽象,进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给学生展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照片,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知识有着更加形象的理解,之后再结合理论推导和利用质谱仪的实验操作,全方位的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物理知识学习的快乐。
        三、生活化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物理知识大多来源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因此学生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再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完成自身的能力培养。任课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养成以物理眼光去看待学习和生活出现的问题,更要帮助学生养成用物理手段去解决问题,进而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多元化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静电现象的应用”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生活中有关静电的知识,之后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总结学生们的答案会发现有“冬天晚上脱衣服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而且还有微弱的光芒”以及“在气候干燥尤其是刮风的冬天,在与其他人握手或者接触门把手的时候,会有‘触电’的感觉”等等,而这一切都属于静电。通过学习本章节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静电现象在生活中是有利也有害的,比如将“尖端放电”的原理应用到避雷针上,还有“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等等,这些对人类的生活是有着很大益处的;但是静电的存在也容易引发火灾,这对人类的安全是有着很大威胁的,从而在油罐、纺织厂、危险制品等场所必须避免静电。学生通过对静电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将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让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
        综合上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的完成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任课教师要在这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中时刻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份高效的学习环境。学生也要积极珍惜教师创造的优异学习条件,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把自己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琪兵.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4):43-44.
        [2]陈得恩[1].高中物理课堂开展多元化教学的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15(3):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