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初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魏晓红
[导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的认识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的认识,已成为所有数学教师教学的重要课题。现代初中数学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发展,而应用数学的发展则帮助学生扩展了知识面并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内容。作者从特殊教育初中数学学习的现状及其在特殊教育学生中的地位入手,对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目前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提供参考教育模式,培养特殊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特点;教育教学
特殊学校开设数学学科也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增强学生见识的重要途径。充分证明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探索特殊学校初中数学教育中应用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发展特殊学校数学教育的应用意识的价值,并提出了提高特殊学校学生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1、特殊学校数学教学特点
数学教育在特殊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学生学会理性思维,以数学思维方式清楚地表达,使学生能够理解世界,以现实的方法解决问题。听力视力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了特殊生的各种感官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传统特殊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计算技能展开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模仿老师做大量的习题,然后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与奖赏,学生没有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满足于记住符号操作的公式,这种脱节的状态,会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失去兴趣。
因此特殊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当强调基础、普及和发展的性质。我们不仅要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生活数学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让聋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进而使其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系: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的关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特殊学校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方略
2.1情感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情绪和情感可以帮助学生加快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学生的情绪,不良情绪的表现增加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特殊学生的情绪比普通学生的情绪更不稳定。例如,学习挫折和严重失衡会增加心理压力和沮丧感。家庭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家庭影响对孩子的情绪会造成心理阴影,使孩子们退缩,感到冲动和沮丧。在高质量的情绪环境中,学生说:“情绪稳定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孩子表现出敏捷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师生之间除了在共享知识外,还需要加强沟通:教师可以积极地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并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老师需要准确地找到并指导情绪异常的学生,以免因为情绪低落而影响学习效率。
2.2直观图形法,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特殊学生所欠缺的,如何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把隐性的数理逻辑显性化,切实提高特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选自全日制特殊学校数学第十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基于比值的含义,比值的性质和重要性,如何找到比例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更好理解。 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是学习比例基本属性的前提。学习和掌握比例的基本属性可通过应用比例的基本属性和理解其定理为理解比例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并为使用比例方法解决应用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利用直观法,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回忆己经学习过的“比”以及比值的求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如下图。
使用直观法法,基于具体的实际物品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甚至讨论,通过表格法让学生发现规律,提炼出抽象的数量关系,得到“比例”的概念。在选择图片素材时注意考虑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国旗图片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良好的服务生活。初中数学教材当中的知识,大部分是将生活实际当做背景,从现实的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让其变成系统的概念以及定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的特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知识,展示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利用思考解决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在实际的运用中,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中,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比如,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制的蝴蝶标本、生活当中含有轴对称图形的建筑物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比较,举出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道路、服装、建筑物等等。之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折叠对比,学生可以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有效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又如,在《正多边形和圆》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讲授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以上能力的培养的源自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图像转换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会感到吃力,这个时候就要引入生活中的事物来辅助。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需要,特殊学生更需要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不再是一句空话,好品质、好情操、爱学习也成为特殊学生的良好追求。特殊学校数学教学当中通过使用情感教学、直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宏.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71+82.
[2]孟芳芳.信息技术在特教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