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莲塘小学 广东 茂名 525400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已经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小学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创新阅读教学形式,提升阅读教学成效;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调动阅读学习内驱动力。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给出应对方案,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提升到最大化,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思想,这一目标顺利实现提供助力。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小学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具体策略,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素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阅读教学;融合创新;有效策略
引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小学阅读教学环境中,传统的阅读理念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帮助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创新与提升,积极发挥导向性作用。通过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生阅读思维、扩容阅读教学内容,促使小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阅读学习的高效性便捷性优势,进而积极发挥自身的内驱动力、挖掘阅读学习的内在潜能,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牢固树立阅读思想,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核心意识,为积极开展多样性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融合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高技能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由于部分小学教师非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差异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的成效。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不统一,阅读教学进度不一致,使小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小学生不能有效增强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时,不能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发挥到最大程度。另外,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师,由于受到地区条件限制,对信息技术教学了解少之又少,极大程度上影响阅读教学整体进程。
(二)家长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不解
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中,教师在布置家庭阅读作业时,多是在手机、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上完成的,这就造成家长的不理解,认为在电子设备上完成阅读作业,伤害眼睛,容易使学生“上网成瘾”,从而不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家庭教育;不能引导学生完成家庭阅读作业。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小学都会存在,这对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学习造成极大阻碍,无法增强小学阅读教学的整体成效。另外,由于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引领阅读教学存在错误理解,进而造成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难以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不能开展多元化阅读学习活动,从而降低教学的整体学习成效。
(三)学生阅读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小学生由于受到个性、年龄、环境等特点影响,在进行阅读学习时,容易出现溜号问题,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家长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会导致学生阅读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久而久之,造成学生阅读动力不足、阅读兴趣缺乏。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如果教师、家长无法给予支持和配合,就会造成学生“玩手机、玩电脑”问题明显,打着网上阅读学习的旗号,从事网络游戏活动,造成小学生运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的兴趣度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融合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阅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多样性、创新性学习活动,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充分融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优势作用;又要增强阅读教学系统性、全面性思想,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整体阅读学习技能,为开展多学科学习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要想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就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将阅读的难度降低,促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挥重要作用,让小学生认识到阅读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阅读情绪,开展高效率、高水平的阅读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刺激下,感受五壮士慷慨就义、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激发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线上阅读学习平台上,进行激烈的讨论学习活动,与同学们分享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进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情感,增强阅读教学整体成效。
(二)信息化与学科融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各学科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各个学科的特点、本质等,充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课件中,有教学条件的小学学校,还可以将人工智能引用到学科教学环节中,促使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因此,实现小学各学科信息化教学,是当前小学办学的必要前提,也是推进小学教改的必要手段。学校发展要以信息化教学为切入点,积极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信息化,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提升综合性阅读学习素养。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小学生将苍耳、蒲公英、豌豆等植物妈妈的繁衍方法,通过动画效果呈现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植物妈妈们”的智慧与力量,从而促使小学生产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识,进而增强小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进程,充分体现信息化与学科融合的价值。
(三)运用信息技术点评,加强学生交流合作
阅读教学点评过程,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检验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良好的阅读教学点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阅读学习不足,科学开展透明化、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位小学生在实践阅读学习后,都可以掌握良好的阅读学习技巧和方法,从而增强小学的整体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要注重在信息点评手段应用中,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效用,促使学生可以开展积极的交流沟通学习,提升阅读质量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系统性阅读思维,引导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确定阅读学习方向,掌握阅读学习目标,全面增强小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融合进程助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设线上点评平台,促使小学生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网络媒介分享给同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活动,让小学生可以进行深入交流与互助,从而增强小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效,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是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势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为小学生呈现出精彩、新颖、高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从而全面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综合能力,为提高各个学科学习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小学生个人核心素养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信息化。也是新课改教学理念落实的重要体现;是对小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肖庆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教学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19(01).
[2]薛彤.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3]张春燕.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