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及灭火救援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蔡警锋
[导读] 电气火灾是电气路线故障、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等问题所引发产生的火灾。

广宁县消防救援大队  蔡警锋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电气火灾是电气路线故障、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等问题所引发产生的火灾。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应运而生,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应用逐渐广泛,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也随之提升,产生的损失与伤害也在不断扩大。且电气火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火灾形式,因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救援、灭火上带来了困难,如果扑救方法不合理就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危险系数。
关键词:建筑  电气火灾  特点  灭火救援  措施
        引言:
        我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电气设备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领域,电气设备存在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也时常发生,且具有隐蔽性、传播快、破坏程度大等特点,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严重的危害,对社会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电气火灾特点、灭火扑救的研究十分重要,对降低建筑电气火灾的危害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
        1.1火灾传播速度快
        建筑电气设备具有特殊性,要求配置都比较高,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系统性较强,所以必须要构建安全的防护体系。一旦发生建筑电气火灾,有可能会迅速聚焦热量,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并同时引发周边的线路等烧断,火灾蔓延,甚至会产生爆炸等情况。
        1.2电气火灾破坏程度严重
        发生电气火灾后,对一些复杂的、大型的电气设备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些设备修复起来的难度很大,其使用性能也不能得到保障,应用的安全系数大大降低。另外,电气火灾的危害范围很广,破坏力度强,除了损害一些电气设备外对整个建筑的电力系统都有严重的影响,例如智能控制线路会失去正常工作,随着智能建筑的逐渐增多,智能化的控制对其十分重要,一旦智能控制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会非常差,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1]。
        1.3扑灭困难
        电气火灾发生时大多是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所以发生火灾时是带电的,这就为灭火扑救带来了麻烦。第一,电气设备在带电的情况下很容易使救援人员在过程中发生触电,增加事故的危害。第二,电气火灾中带电,那么在使用水枪时要格外注意,水有导电的作用,一旦疏忽了就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危险。
        1.4隐蔽性
        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多种多样,且大量的电线电缆都聚集到一起,而在布置的过程中为了节省空间以及美观性,在布置的时候会将其布置在遮蔽的区域,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问题就很难及时发现,直到出现烟雾、气味后才能发现,这时火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且蔓延的速度也正逐渐加快,这时发现的话就晚了。
        1.5电气火灾原因多样、不易察觉及控制
        由于电力系统线路老化或者设备过时、接触不良等问题造成的火灾事故是最为多见的,接触不良造成打火,形成火源;线路老化,容易引发短路造成火灾;设备老旧,电能荷载超标引发火灾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火灾事故因素。在火灾形成的过程中,多发于电气设备内部,如果没有大量烟雾或者明显着火现象很难被发现,无法及时对火灾进行控制,造成事件扩大化。



        2、建筑电气火灾灭火救援措施
        2.1遵循火灾的扑灭要求进行救援
        当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做的一步就是进行电源切断处理,从而将事故和火灾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火灾人员达到指定位置后不要慌乱,需要快速了解和获得建筑分布图和电气配置图,及时了解掌握着火的原因、内部的物品配置,从而找到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点和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灭火方案,不断地制定可行措施,一面扑灭明火,另一面疏散火灾场地的人员,及时清理出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隔绝明火,降低火灾扩大和蔓延的可能性,降低经济财产损失,保护人员安全。在灭火时应当注意加强自身防护,做足准备工作,配齐灭火器材和安全防护装置,在适当的距离按照灭火操作流程开展规范作业。
        2.2带电情况下的灭火方法
       在火灾现场如果不能切断电源或者没有办法、没有时间进行断电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断电的操作就会失去最佳的扑救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抢救人员可以使用带电的灭火措施。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带电灭火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需要使用的扑救设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材料、1211、干粉灭火器这四种[2]。这几种灭火装置的缺点就是射程比较近,如果火源较远就无法实现灭火的效果。在使用这类灭火设备的过程中要保证灭火设备、喷嘴、扑救人员与带电物体之间的距离,要在足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防止发生触电的情况。同时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避免身体的部位、灭火设备与带电的装置物体相互接触,从而造成触电危险的发生。如果在铺就的过程中发现地面有断落的导线,需要标志出相应的警戒信号或警戒区域。在选择使用水枪灭火装置的时候需要选择喷雾式的水枪,与此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靴也可以穿均压服等进行灭火操作。对于水枪喷嘴的使用应该可靠的接地。使用四氯化碳进行灭火的时候,要求扑救的人员站在上风的一侧,避免发生中毒的情况,待扑灭火势后进行通风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危害事故的发生。
        2.3熟悉现场情况,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消防人员要对火灾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既要对现有发生的火灾位置,火焰情况以及走向等进行了解,还要进行预测和判断,同时要注意密切观察周边的高空坠物或者周边环境,对于室内发生的电气火灾,一定要不能随意开窗或者通风,避免造成火灾范围的蔓延、扩散,增加火灾范围。对于电气设备燃烧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有毒有害气体,烟雾等也会对现场人员的眼睛和心肺功能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消防人员在进行救灾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需要穿戴防毒防护装置,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同时灭火人员在进行灭火工作时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需要时刻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引火上身的发生,火势蔓延到灭火人员自身时,应当立即到安全区域进行灭火,不断翻转身体,将火焰消灭,同时要立即启动呼救机制,主动寻求施救,避免使用灭火器对人体进行喷射灭火,增加危险性。
       2.4加强安全防范
        电气火灾的发生是因为存在潜在的危险源,所以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防患于未然很关键,从而为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首先要建立一个风险、隐患的排查控制机制,并制定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员工要按照这些要求严格执行,规范操作、作业规范,电气的选择、配置、安装等要按流程来操作,加强设备的动态监管,以及时应对突发状况,监控要由各个部门共同承担,明确分工,加强细节管理,教育员工树立安全防火意识,定期进行检查,将火灾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3、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火灾现阶段在我国每年火灾事件中占非常大的比例,一旦出现建筑电气火灾事件,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住户的生命安全。通过对建筑电气火灾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灭火扑救,加强安全防范,以促进消防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茂华.我国电气火灾的形势和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02):47-50+53.
[2]余斌,吕洪坤,张晓龙.电气设备火灾特点及消防灭火系统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20,22(08):37-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