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形式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古丽米娜·艾尔肯
[导读] 联网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科技,其不仅包含了海量的资源信息,而且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也极为显著,所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博州电视台  古丽米娜·艾尔肯  833400

摘要:联网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科技,其不仅包含了海量的资源信息,而且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也极为显著,所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阶段,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在融媒体背景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必须对自身工作形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创新,旨在抓住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机遇。除此之外,在发展机遇到来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挑战,首先融媒体对传统的新闻记者采编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新闻环境和状况。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媒体创新
        引言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媒介形式的深刻变革,传统的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核心的新闻信息传播结构被打破,新媒体、移动媒体、参与式媒体凭借其技术、信息内容及形式、信息传播渠道优势迅速占领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高地,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新闻采编作为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前端环节及核心工作内容,应当在坚守媒体担当、践行新使命的基础上,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推进新闻信息传播的跨媒介、跨行业融合,不断丰富新闻信息内容,拓宽新闻信息采编广度与深度,创新新闻信息采编角度及渠道,继而挖掘新闻媒体新的效益增长点,为新闻媒体的现代化、融合化发展蓄势赋能。
        1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形式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多,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受众黏度逐年下降。在此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要想保持收视率,就要提升真实性与权威性,需要在新闻采编的质量上下功夫。这是因为:从对新媒体的分析来看,新媒体虽然受众面广,在信息传播速度上占据优势,但是在信息真实度和权威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缺陷,而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如果能够确保采编质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市场占有率;从对受众群体的分析来看,他们显然对内容优质,对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参考价值的新闻信息更为青睐,他们需要了解到更为真实可靠而非是虚假不实的新闻信息,尤其是时政类的新闻信息。
        2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如:融媒体中心的建立重塑了传统新闻采编流程,改变了新闻采编内容及方式;公众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革新了新闻采编的理念与模式;媒介的集中进入加大了第一手新闻资讯获取的难度等。从新闻记者层面来看,融媒体时代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挑战。传统的新闻记者主要通过采访、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新闻资讯,而沟通与文字处理则是传统新闻采编模式下新闻记者的基本功。融媒体时代,“一稿多用”要求新闻记者具备信息整合处理、关联性分析、视频剪辑拼接、图片处理等多项技能,传统新闻记者基本功已经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与局限性;二是职业素养挑战。融媒体时代,各类媒体集中进入新闻传播行业,一时间竞争加剧、第一手资源匮乏,部分媒体从业者通过庸俗甚至低俗的内容、片面化的社会事件报道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受众资源。因此,新闻记者如何坚守职业道德、“出淤泥而不染”,是对其职业道德、信念、态度的最大考验。
        3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形式创新策略
        3.1创新亲民互动,贴近大众生活
        在新媒体发展之前,大众对新闻的获取比较单一,所以广播电视具有唯一性。新媒体诞生和发展后广播电视不再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面对的挑战和威胁越来越严峻,此时如何创新是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继续达成的工作目标。


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根本上要加强与大众的互动,新闻节目要贴近实际、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才能提高大众对广播电视的重新关注。媒体融合的发展速度要求广播电视媒体要积极主动地努力完成创新,找出大众的关注需求和关注热点,要学会运用新媒体完成自身的宣传。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沟通交流方式,人们不再只写信和打电话。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人员要合理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技术完成与民众的互动,获取更多大众关注的新闻方向,掌握大众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完成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这也是通过新的途径来完善采编方式,生产与受众互动、贴近生活、群众喜爱的优质新闻节目。
        3.2积极提升采编工作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台新闻报道同质化问题也尤为严重,面对各种新兴媒体的夹击,电视台若想在众多媒体中突显自身优势,从而取得长久的发展,就要积极提升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创新的能力,形成独特的采编风格,力争从新闻内容风格和质量上取胜。在实践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交流的技巧,以便获得最为真实全面的新闻信息;二是新闻记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处理,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能够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三是新闻记者可以创新新闻采访方式方法,将传统的采访报道转化成具有现代特色的采访;四是新闻记者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新闻内容匹配与之相适合的音乐或是动画场景等,以使新闻节目更富有感染力;五是新闻记者要不断加强自身创新思维的训练,运用多向思维发掘更多具有正向舆论引导价值的新闻。
        3.3尊重本职工作,注重报道的真实性
        随着媒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才涌现,在这个行业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与此同时,业内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媒体记者为了吸引读者、提高阅览量,而使报道的事件缺乏真实性,再比如科技的快速发展虽然带动了不少新型人才,但同时也会带来盲目跟风、工作态度不佳等问题。在时代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将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步,解决一些出现的问题,使媒体人才的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尤其是媒体行业,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当下的问题,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如此才能发挥原有的特质,开拓发展前景。
        3.4要进一步创新采访形式、丰富采访内容
        要进一步创新采访形式,丰富采访内容,提高采访的技术含量,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在融媒体时代,不能只看到传播方式改变带来的压力,也要看到带来的机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融媒体平台来进行远程采访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采访效率,还可以提高创作质量。在进行采访形式和方法创新时,应借助融媒体平台,如短视频、二维码、公众号、云空间等,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满足受众对图片、视频等相关信息的需求,促进收视率和阅读率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要更多地与受众沟通交流,重视受众的反馈,也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能力的提升成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其必须提高自身对新闻的洞察力以及信息的筛选能力。加强深度报道也成为现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具有独特的新闻视角,与新媒体建立联动模式,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新闻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晓军,白小燕.谈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156+238.
[2]赵文华.浅析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168.
[3]张延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和方法探析[J].传媒论坛,2019,2(03):77.
[4]冯蕊.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J].科技传播,2019,11(02):13-14.
[5]李华文.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9(0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