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广东省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 516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作业设计,利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产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并且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价工作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一个机会,英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创新作业形式,实现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价的意义、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原则以及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价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布置;评价艺术
引言部分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化的语言,同时也纳入了我国个各阶段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词汇,补充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为之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采取艺术性和激励性的作业评价模式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与针对性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发展。
一、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价的意义
对于小学英语学科来说,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况,同时还应该优化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首先,课上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通过课后不断的巩固与复习才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次,课后作业不仅包括对已经学习知识的复习,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未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习,完成听课学习的准备工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进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另外,小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而独立完成作业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一种非凡的成就感,这样就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树立学习自信心。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还能够拉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距离,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一般会在家庭环境中完成作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求助于家长,这样就能够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为两者建立紧密的关系,促进家庭生活的和谐。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其他同伴进行讨论与交流,互相交换意见,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实现共同进步。
二、小学英语作业布置评价原则
经过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原则:针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综合性原则等。以下对设计评价原则进行简要说明,首先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使其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力。而层次性原则是指导教师明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并且能够充分认识其中的差异性,根据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学习状态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趣味性则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探究的习惯。综合性指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将生活实际以及多种知识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语言组织等多种能力。
三、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价策略
(一)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策略
1.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落实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学困生,其作业内容应该以基础知识巩固为主要目标;而对于中等生,则应该选择一些偏向与知识理解、阅读分析以及单词应用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优等生,教师则应该挑选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综合性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锻炼与拓展,这样才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分层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必做题和拓展题两种模式,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充分满足其学习需求[1]。
比如,针对三年级刚接触英语学科的学生,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尽量降低英语作业的难度,并在作业设计中增加趣味性内容,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六年级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补充一些难度较大的阅读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
2.变换作业形式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应用的场景与形式都存在灵活性和变化性,因此,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的时候应该不断变换作业的形式,创新作业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布置作业,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2]。
比如,当教师在进行《I like dogs》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填空的方法布置课后作业,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教学内容相关主题的写作任务,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与应用能力。
(二)小学英语作业评价策略
1.作业分层评价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应该设计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其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方面,通过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自信。而对于优等生则应该提高对其的要求,让学生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探究与向上的动力,产生竞争意识与学习压力,促进其发展。对于中等生,教师则应该鼓励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状态,希望其能够超越当前的学习状态,不断突破自我[3]。
2.丰富评价主体
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对应的就是作业评价环节的主体,在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不仅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该丰富作业评价的主体。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与评价的时候应该明确该环节的教育目的,即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丰富作业评价的参与主体,采用学生相互批改以及小组批改等方式进行作业评价,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整体性的讲解与评价,这样就能够丰富作业评价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
3.开展鼓励性评价
教师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将之前的批评性语言评价转变为鼓励性评价,充分发现和启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作业评价的时候不能够只看到表面,还应该询问学生的思维模式,考验其是否掌握问题的核心,这样才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用。对于教师来说,在作业评价中不能够对学生进行盲目的批评,应当将传统的“区分性评价”转变为“鼓励性评价”,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其不断探索与进步[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综合性等作业布置原则,采取艺术性与鼓励性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如.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艺术探究[J].新课程,2020(48):218.
[2]安巧丽.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与评价艺术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9(03):56-57.
[3]周蓓.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艺术的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04):242.
[4]王迪.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艺术[J].新课程(中),2017(01):211.
[5]李常丽.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艺术[J].同行,2016(1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