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 董艳
[导读]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发展体能法
        董艳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中学   256100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发展体能法、实践练习法、直观法等多种方法,其共同的特点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过度强调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运动技能,对学生个性化动作的发展避而不谈。基于此,以下对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初中正是青少年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育不仅是中学教学中的关键构成环节,同时更是小学与高中体育教学接入的核心纽带。而伴随着如今人文教学的持续深入,核心教育的要求也在深入落实,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体育以及健康课堂教学,也成了如今初中教学中的重点探究问题之一。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发展理念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当前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体验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对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实践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不仅如此,随着学生的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另一种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模糊,让学生和教师同时对问题进行探索,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且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有效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素养的形成。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
        (一)深入革新教学理念
        在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开展中,中学体育任课教师作为课堂的有效创建者以及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任课教师的理念以及素养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倘若想要在核心素养下更好提升中学体育的整体教学效率,则需要相关的中学体育任课教师从以下几个环节全面改进:首先,作为中学体育任课教师而言,需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依据任课教学需求来确认每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全面立足学生为主体,切实尊重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具体心理与生理特征,从而打造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中学体育任课教师需要有效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较为优异且氛围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中学生可以有效学习相关体育知识与技巧的同时,还可以切实发挥出其革新力,从而更好培养学生体育思维的灵活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体育教学互动的兴趣度。如中学体育任课教师可在教学阶段中有效引导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规范化学习,如此可以在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体育综合素养。
        (二)创新教学评价,推行反思学习法
        课后评价对教学活动来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运动意识的形成,是推动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力量之一。在初中体育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在其中指导学生反思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教学评价能作为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调整的重要参考,让学生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更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如,在初中阶段“短跑接力赛技能”这一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后给出更客观公正的评价,找出学生在接力赛中做得不足的地方,针对一部分同学容易出现起跑反应慢、传递接力棒姿势不正确、中途掉棒等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这些失误出现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着重改进的地方。除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评价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完成相互评价,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出他人身上做得好的地方,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学习,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完成反思总结,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弘扬学生身上的优势和特长。这样一来,就能让初中体育健康教学体系更加合理完善,帮助教师在这其中找到教学调整的依据,让学生养成勤于总结和反思的好习惯,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更加注重扬长避短,确保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专业的运动技巧,树立更积极健康的运动意识,推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在新课标体系中屹立不倒,成为教学改革的模范和先锋。
        (三)全面拓展教学内容
        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开展中,需要全面明晰传统教学内容与方式层面的局限性,相关的任课教师可以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实着手,首先,将学生的生活更好得与体育课程融合,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教育的全面对接;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体育的技能与精神全面结合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如此,中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进其自身的体育素养。举例而言,中学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中积极引导学生来以赛事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抑或者是中学体育任课教师激励学生将篮球与健美操教学的全面融合,革新成为篮球体操。借助对教学内容的持续革新与开拓,有效地实现体育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互为融合,为增进体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将健康教育和准备活动融合
        准备活动对于体育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如果学生在正式上课前没有活动开身体,那么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身体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本身就是放松的课程,这个时候还要进行体育活动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学生在准备活动的时候经常整个人是懒懒散散的。为了避免这一现状,教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需要利用健康知识结合准备活动。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站姿不好的危害,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健康意识,然后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在进行弓步压腿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膝盖超过了脚尖,那么就会对膝盖造成损伤,容易导致膝盖疼。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正确对待准备活动,还让学生对健康行为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五)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体育不是一门独立的科目,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融入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的信心。如在长跑过程中,部分学生会有很大的心理障碍,而如果教师融入心理健康教学,能够极大地改善这些问题,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将体育运动作为挑战,树立信心,逐步突破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技巧,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结束语
        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权衡最适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军.优化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20(A0):91-92.
[2]高鹏.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创新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42-43.
[3]李学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研究,2020(32):62-63.
[4]白林.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81-783.
[5]施伟萍.新课标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探讨[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260-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