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学机智点亮初中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艾娜 李畅
[导读] 初中语文课堂往往沉闷,学生都是沉浸在老师的讲解中
       艾娜 李畅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
       摘要 : 初中语文课堂往往沉闷,学生都是沉浸在老师的讲解中,师生间的互动相对小学课堂欠生动和活跃,要想打破这样沉闷、枯燥的课堂往往需要老师的教学机智,通过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来点亮语文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机智 、语文课堂、发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机智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一位教师多年课堂教学的有效总结,通常运用在课堂预设之外的突发状态,但我认为教学机智可以运用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失误中应发挥教学机智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在教学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对失误无知无觉、无动于衷、无法处理。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说得好:“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学失误呢?我认为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失误。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这一文言文的过程中,在板书课题的时候,把“桃花源记“”写成了“桃花园记”,过了几分钟上课的老师还没有发现,下面听课的老师看着干着急,个别学生就小声的嘀咕起来,教师听见后,仔细瞧了瞧黑板,的确是把“源”字写成了“园”。这时,他果断的运用教学机智使自己的失误变成了一种教学艺术,强化了教学效果。他是这样做的:“同学们,请大家注意看黑板,你们发现了什么错误?请某同学,把正确的写上去,其他同学在下面把‘源’字圈出来。”最后,他总结说“同学们,老师经常遇见有同学把‘源’写成‘园’,今天老师故意这样写,想看看大家有没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发现错误,果然大家没有让老师失望。”然后,他又很有力地在旁边把正确的“源”写了一遍。正是因为老师在教学失误中运用了教学机智,才化解了这场教学风波,学生也很难想到是老师的失误,这位教师机智地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在这样的过程中输入易错知识点,可见这位教师教学艺术之高超。
二、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发挥教学机智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很多老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是学生却不买账,对阅读提不起兴趣。那么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运用教学机智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 解,运用教学机智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一位教师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讲到“美女蛇”的时候,一个男生问:“老师,世界上有没有美男蛇?”说完,他还得意的看了看四周的同学,引起了哄堂大笑。

这位老师回答道:“这位同学天真好奇,问题问得很有趣,但问的思路不对,照此下去,可以问,有没有丑女蛇和丑男蛇?要知道,作者的思路是在‘美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指她诱人的外表, ‘蛇’是其害人 的本质 ,‘美女蛇’比喻披着画皮的坏人。”这位女教师 没因学生的刁难和哄笑而影响自己的状态 , 也没有因为 学生的提问而紧张 , 而是因势利导 , 从现象到本质引导 学生,既让学生学习到“美女蛇”的知识,又缓解了课 堂尴尬的氛围。教育家梅纽说过 :“学习的动力首先来自 于学生 , 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 有些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沉闷呆板 , 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长期缺乏教学机智,逐渐扼杀了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和主动参与精神,这必须引起各位语文老师的注意。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机智往 往是由近及远、由浅及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去与学生交流。正是这位教师的机智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保证教学秩序,有 利于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三、文言文教学中应发挥教学机智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文言文赏析能力和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守旧,再加上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师生甚至为了应试,只对文言文的字词进行机械解释与记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不但教学氛围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也比较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学机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文言文《三峡》时,在导入部分采用多媒体导入,播放三峡景区的视频,伴随柔和的音乐和专业的讲说,让学生对三峡全貌有个直观的认识,利用这样直观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在精读课文时,教师相机诱导:“你对三峡的印象如何?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吗?你最想去做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勾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情绪激动,分别举手示意,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给学生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然后回归课堂,逐个听取学生的答案。学生1:三峡,景色壮丽,有重峦叠嶂的山峰,清澈碧绿的潭水,山涧之中悬挂着瀑布,我非常想去,如果去三峡,我最想去漂流,感受三峡的江水清阔。学生2:我最想去感受三峡的激流湍急,想去聆听长臂猿的仰天长啸。教师利用教学机智,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无限的课外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无穷动力。这样的持久的自主学习状态无疑是教师想通过课内文言文的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
四、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此同理,一个教师也不可能踏进同一个课堂,课堂就像是流动的、向前的河流,永远处于千变万化之中,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使用教学机智,无论是预设好的还是变态发展中的,都需要教师针对具体问题来运用,并且做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这样,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马 腾《谈教学机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19.10.052
2、张宁《语文课堂教学失误处理艺术探析》
3、郭湘江 《适用教学机智 活跃文言课堂——三峡教学案例》课外语文.?2017年07期  
4、《处理教学失误的态度和艺术》  洞见:教育暖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