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车德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和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注重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
        车德平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龙池镇钤铒小学 陕西 渭南  715507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和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注重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不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分析分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的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渗透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应该具备稳定、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表现出文学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能够把握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两者充分融合,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稳定、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够表现出的文学以及人格素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具备适宜的学习方式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深层次的挖掘知识内容所具有的核心素养,以此让学生在习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素养,也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积累相关的经验。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深层次挖掘语文教材当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相互联系,引导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一)优化教学过程,渗透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渗透,要注重教育教学当中的一些细节,例如在学习识字相关知识内容时,对学生语言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最终的目标。为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以此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魅力的秋天》相关知识内容时,这节课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学习文章当中的词语,激发学生对植物进行探索的欲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秋天所具有的魅力,喜欢上大自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喜爱的色彩,在上课时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秋天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是一个很好的导入方式。接着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最后进行先看图识字训练,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读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生词的学习。教师还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可以让学生以个人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识字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也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积累写作素材,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感受语文学习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穷人》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文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学习作者在文章中对于环境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方式进行学习,能够在学习之后,为写作积累相关的素材,也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写下本文的课题,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为什么将穷人作为主题,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疑惑。教师需要利用自己前期做的功课引导学生进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当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了理解之后,才能够意识到作者写作的目的,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文本内容学习,并讨论交流。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由的方式朗读内容,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其中的字词进行正确的朗读,标注自己不认识的词或者不理解的词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朗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将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进行记录,能够深层次的体会文章当中所表达的含义。接着,教师可以对这种类型的句子进行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文章当中还有很多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方法,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以此作为自己在写作中的素材。
        (三)强化实践,提升认知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学习并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都是被鼓励的,学生在深层次对内容知识理解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组织语言进行表达,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的情况下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更好的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学生的差异性,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采用相关的策略,引导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还要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对于自身学习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深层次挖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感受语文学习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对学生核心素养渗透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海英.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34-36.
        [2]邱丽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8(08):221-222.
        [3]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3):45-50.
        [4]王凯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7,4(36):234-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