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梅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哈喇河镇闸塘小学 贵州 威宁 553106
摘要:写作是学生根据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借助语言文字倾露心声、表达情感、反馈夙愿的创造性活动。其既反映着学生的语言积淀,又折射着学生认知站位,更体现着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育人导向而言,其重在培养 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态度,并通过诸多科学、高效方法的指引与渗透,让学生在自主驾驭各类素材、资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思想、认知、情感等予以重构,并以具有个性特质的语言予以表达,以促进学生认知潜能的激活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写作指导、强化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感知、体验、实践的机会,并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使诸多与学生认知特性相契合的写作素材深度融入学生眼际,以实现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充分调动。让学生在针对性、多元化、开放式写作领域内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深度培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刚开始接触语文写作的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知识积淀比较匮乏,且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比较欠缺,以致其写作能力的培养,阻碍重重、挑战居多。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在写作指导上不注意方式方法,要么按照固有模式、已有套路开展写作教学,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套用、模仿、照搬为辅助,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要么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很多写作策略的践行,基本处于放任自流、随心所欲状态,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也比较缓慢,写作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这些问题的凸显,充分说明了全面变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应该以全新站位与视角重新审视写作能力培养之于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并不断创新写作还知道的方式与途径,以切实强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发散性、延展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以自己的视觉近距离感知、体味、了解生活,从不同层面来丰富自身写作积淀,构建起更为完备、丰富的写作体系,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一、设计科学高效的写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写作的快乐
为了切实弥补小学学生在写作技巧、方法,语言储备、积淀等方面的不足与缺憾,教师应以针对性写作活动开展为引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性,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逐步提升写作兴趣,为写作能力发展提供铺垫。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语文教学需要,多引入一些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写作素材,组织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对其进行观察、探究、分析,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写作教学更具影响力,让写作实践由“苦写”转变为“乐写”,切实提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在语文课堂设置美文欣赏活动,组织学生用带着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对同一话题的不同精美作品进行赏析,在赏析中激活写作灵感,并在自己的作文中予以借用。又如,教师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展演等形式,设置某一写作主题,创造性开展写作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不同写作活动的开展,切实突破写作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与弊端,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写作实践,积极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与感知,获得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借助多元丰富的写作积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写作的价值
丰富的写作素材、语言、知识储备,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而且,由于不同学生在认知特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致教师在学生写作积累中的指导作用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从写作教学的点滴出发,多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诸多细微变化,对其予以指引、提示、点拨,使学生在良好写作习惯的促使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尤其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病句、错别字、不规范标点,开展针对性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自查自纠,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精准驾驭语言、词汇的意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时常提醒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一些常规性错误与问题,在自我纠错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对于学生写作中偏离主题、审题不严、素材选用不恰当等问题,应加强指正,以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各类写作资源的整合、加工、摘录,指导学生通过记读书笔记、写阅读心得等途径,创造性丰富自身写作积淀,在爱读、乐读、勤读促进自身写作能力发展。随着学生写作积淀的丰富,其自会在内心深处慢慢感受到语文写作之于自身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其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会更加充分。
三、通过深入充分的写作评价,让学生体味到语文写作的魅力
小学学生普遍自尊心很强,且更希望在被认可、被肯定中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这使得加强写作评价,借助诸多评价手段的应用,来促进写作发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所写的作文,对其进行多元化讲解与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亮点与缺憾,在不断改进、优化、完善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针对班级学生所写的作文,集中进行分类讲评,评选出一些语言精美、情感真挚的精美作文,在班内展评、鉴赏,组织学生在吸纳与借鉴中明确自身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自己在写作时的思路与语言,以逐步完善学生的写作感知。另外,在书写作文评语时,也应该凸显出激励性、指导性,让学生在评语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并着力于自身写作问题的纠正与改进。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互评、家长点评的作用。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作文带回家中,供家长开展点评、指导,以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得到家长的肯定与支持中提升写作自信。而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借助彼此观摩、互相分享、共同学习的方式来借鉴、参考其作文,并提出参考性意见,让学生在感知写作魅力中获得写作能力的强化。
四、结论
总之,加强小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通过写作教学的开展,来带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充分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深层次开展的必然倾向。而且,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其参与写作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势必会得到充分调动,更利于对学生完备认知构架的构建与身心发展潜能的激活。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时,应不断变革教学策略、切实拓宽教学路径,从不同领域落实对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与调动,以促使学生逐步掌握不同写作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至自身语文写作领域,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充分发展。以逐渐形成善于观察生活现象,积极参与写作实践,更好参与写作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确立浓厚的写作兴趣,为确保自身写作能力更好提升而奠基铺路,提供指引。
参考文献:
[1]周巾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40):74-75.
[2]陆迪.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9(28):51-52.
[3]李春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21+130.
[4]陈亚辉.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9(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