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职能转变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董文娟
[导读] 基础教育均衡化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有着漫长的发展和改变的过程,是我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工程。由于我国政府的对于教育建设的思想严重偏差,对城市中心教育资源严重偏斜,城乡基础教育的资源严重缺乏,导致出现教师资源流失、经费投入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在学校各个学科之间均衡发化发展。

山东菏泽巨野县董官屯镇第一中学  董文娟     274900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化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有着漫长的发展和改变的过程,是我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工程。由于我国政府的对于教育建设的思想严重偏差,对城市中心教育资源严重偏斜,城乡基础教育的资源严重缺乏,导致出现教师资源流失、经费投入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在学校各个学科之间均衡发化发展。以下就是针对政府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职能转变进行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政府;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策略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择校难、入学难,这些问题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失去教育均衡的教学理念。我国基础教育化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政策决策,重视学校基础教学均衡化发展,根据不同的区域、学校、学科的不同,制定出适合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逐渐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资源失衡的现状,保证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一)、基础教育内容
        基础教育是有着我国法律为依据,必须保证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义务。其中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针对青少年、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我国家庭、学校、社会对义务教育的保证。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够要承担法律责任,任何一方都需要遵守我国《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在我国现实行9年义务教育,某些地区正在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期间所有的费用都是免费的,国家通过义务教育的方式,提高我国人民整体文化素质,加强我国国力,保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基础教育的实行主体
        在进行基础教育的郭晨中,政府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行主体,监督基础教育的顺利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在我国现如今有很多地区的人民都没有弄清楚义务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我国实行城市中心教育,对于一些乡镇的教育事业并不关注,导致乡镇教育十分落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政府应该把教育资源平均化,才能有效的保证基层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对教育资源分配的情况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政府对教学投入的多少严重影响教育质量,有些学校的资源并不能满足学校所需,造成我国基础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学生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最终无法实现素质教育。


比如在安徽省内,政府对安徽省基础经费的投入与全国总平均相差3倍,甚至更多倍,很多学校出现桌椅板凳不全、教学实验器材落后的现象[1]。
        (二)、学校人力资源流失
        随着我国教育是指的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的顺利实施,让我国教育普及化。在基层教育配置过程中,政府把优质资源更加倾向于重点学校和资质较强的学校,其他学校的薪资待遇与重点学校老师待遇差距巨大,有很大一部分老师选择调离条件好的学校,导致师资力量严重流失,造成学生和家长都选择条件优越的学校,让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遭到破坏,出现很多情况,比如择校难、入校难,基础教育出现很多不平等的现象[2]。
        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策略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政策责任机制
        想要更好的解决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化的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做好政府的监督责任,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指导和扶持,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加大对基础教育事业的投入,增多对条件差的学校资金投入,保证各大学校之间的资源平衡。同时运用政府手段,对基础教育资源不平衡状态进行监督和遏制,管理基础教育资源,加强全社会支持基础资源平衡的思想建设。同时教育部门应该要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规划,严抓基础教育,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行素质教育。
        (二)、改变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对于学校资源配置情况,一定要有相应的优化处理,提升教育资源均衡化处理。想要改变我国基础阶段教学配置不足的问题,如果单单靠政府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多渠道进行筹措资金,学校可以通过创办科技服务、校办企业来筹措资金,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并且通过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对教学资源结合学生资源的需求程度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学校教育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真正做好资源利用[3]。
        五、政府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职能转变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实行的重要策略,它成为我国教育改变的关键点,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城市内部的基础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出现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出现,让我国教育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基础教育的建设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解决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出现观念、体制、政策的问题,建立科学化、制度化基础教育质量监督体制,保证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将基础教育资源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和城市薄弱的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式发展。
[1]李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设区市政府职能研究——以S市为例[D].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6. DOI:10.7666/d.Y3162112.
[2]潘晓亮. 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对农村中小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6. DOI:10.7666/d.Y3162148.
[3]冯翔. 从择校现象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履职对策[D]. 湖南:湘潭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