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洪璇
[导读] 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门分支,中职语文同样要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尤其是在当前以核心素养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更要立足社会需求,通过语文课程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学科素养等,以此来确保不断为社会输出具有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广东省广州市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洪璇    510308

摘要: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门分支,中职语文同样要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尤其是在当前以核心素养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更要立足社会需求,通过语文课程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学科素养等,以此来确保不断为社会输出具有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人文素养;学习体验;语言应用
        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属于开展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以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在满足学生的基础文化学习过程中,同时为学生开展各学科的学习而不断添砖加瓦,不断为各学科学习得以有效进行而赋能。中职阶段的语文学科,同样肩负着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和综合素养的重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能为学生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完善中职语文教学质量,通过中职语文融合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将语文学科同教学理论、教育思想、学科素养等进行融合,为语文知识学习搭建一个框架式结构,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融合语文文化属性,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程包含大量的文化类知识和先进人文思想,十分具有启发性和知识延展性。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意味着对劳动人才个人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急需一批具有文化素养和学识修养的社会职业化人才。因此,结合中职语文学科和社会人才需求内外两个层面,中职教师就应当努力挖掘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不断为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而增添能量[1]。
        例如,在进行“一碗清汤阳春面”的学习中,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则感人的民间故事,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惊人力量,展现了人在遭受厄运后所表现出的顽强不屈、勃勃进取的积极乐观精神。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挖掘课文文字背后的坚韧精神。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讲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感受人物的情绪渲染。同时可以深入讲解故事中的主人公,挖掘故事人物的坚强精神,融合德育内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此来鼓舞学生要刻苦学习,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后要立志成为社会中的优秀一员,确保学生始终获得健康积极的精神力量。



        二、结合教学创设情境,提升课堂学习体验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课堂中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是否能够高效进行。尤其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其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职业属性,在教学中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2]。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同样引入情境教学,确保学生可以有效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在进行“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这一课的学习之中,教师在课上引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知名企业家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经典学习素材,打造丰富的课堂学习情境,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深受鼓舞。同时可以让将自己对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写在便利贴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规划有一个畅想和总结。结合学习主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的成长和成熟?身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又该怎样不断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和职业素养,才能够在社会中又立足之地,从而在激烈的讨论中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并引起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与向往。
        三、结合听、说、读、写,全面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语文学科本质上是以语言为基础,通过语言传递文化与社会知识的一门学科。而语言能力的应用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字,尽管四个字有所不同,但同样都属于语言应用。因此,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化教学,教师可以将这四种语言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语言教学之中,确保学生未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以后,可以流畅使用各类语言能力,在开展工作时可以有效进行各岗位文字工作之间的衔接。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板块之中的口语和语言应用两个部分,以一定的话题进行相互融合教学,如在进行推销语文综合实践中,就可以通过结合应用文写作中的便条、单据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更加方便学生整合各类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相关性学习,从而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通过阅读有关学习内容,在交流中进行实践性转化。同时需要使用应用文时,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书写,从而同步提升了自身的口语表达、文本阅读、文字书写等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虽然并不属于学生的专业课程,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立足中职职业教育特点,通过不断挖掘教材内容,以教学新模式为基础视角,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李红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161.
[2]李文燕.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8(2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