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核心素养下美术教师的成长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郑伟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美术教学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术教师也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逐渐成长、进步。在新课标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让美术教师对于教学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美术知识,锻炼学生美术表达能力,还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创意实践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

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郑伟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美术教学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术教师也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逐渐成长、进步。在新课标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让美术教师对于教学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美术知识,锻炼学生美术表达能力,还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创意实践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美术教学相关经验,在查阅大量美术教学参考文献基础上撰写此文,文中以笔者亲身经历作为美术教师成长窥探基础点,验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师成长状态。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教师;成长
        引言:任何职业都会有相应的发展体征与核心素养,体育运动员永远有争强好胜的意识;活动生产的工人永远有产品安全责任意识;而美术教师拥有创新精神与娴熟的艺术表达方式。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美术科目与其他任教科目有着显著的差别,美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品格魅力,比一般教师更了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状态与成长愿望,除了特定的教学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还应该兼具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擅长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教师作为一种古老且神圣的职业,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或国内外历史之中,教师教学水平与道德品德,培养成学生特定情感价值、个人态度、三观意识、道德标准,同时赋予人知识与技能,只有众多老师逐渐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人类文明才能更进一步。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全新教学模式的冲突
        在实际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很多美术教师凭借自己多年任教经验,逐渐形成一种惯性教学思维与惰性教学心理,对于美术教学活动拥有着独特的理解,想要通过核心素养理念去改变美术就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谈何容易?很多美术教师,尤其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想认真做好眼前的工作,不被学校领导找出自身的问题,确保美术教学质量处于中上游即可,在他们心中没有大张旗鼓去改革教学现状的必要,那么针对他们来说,开展美术教学改革是否没有价值而言?非也。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日益更新,秉持着传统教学理念的美术教师,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他们也无法积极融入时代的发展。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看重知识传授与技能锻炼,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举一反三”方面[1]。但是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活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课堂就有的目标是有效的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了解课堂教学重点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铺路搭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以相互合作,交换不同的思维与意见。其次,在学生面临复杂的教学环境时,若能够通过小组协助的形式,必然会爆发惊人的潜力,这时学生之间会产生连锁带动作用,一个学生带领一群学生攻克困难,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的带动效果,相比于教师的带动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本质的区别[2]。前者属于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后者属于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很多教师比较喜欢干预学生的个人行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教学活动探究,不仅会加大教师的负担,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美术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意义进行反思,美术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传承前人的积累的经验,还是借鉴前人的艺术观点与表达形式,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全能型的复合人才,教师只有想通这一点,才能对传统教学活动产生全新的认知[3]。
        二、教书育人乃百年大计
        美术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放在眼前的教学任务上,教学质量不仅会受到限制,还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


在我国制定教学改革的初期有一句重要的口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即使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多角度看待学生,发现学生好的一面,进而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道德理念,而这也是核心素养教学里面的另一面[4]。学者申继亮认为,在美术教师专业化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阶段性反思,而反思的内容则是学生的反应程度,简单来说,美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温声细语、积极鼓励学生,学生则会表现的愈发勇敢,任何问题都敢于突破与挑战;教师语气严肃、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则会表现的唯唯诺诺,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始终保持怀疑态度。若美术教师多观摩优秀教师讲课活动,则会发现很多优秀教师已经将教学活动分拆,合理的运用课前预时间、课中学习时间、课后复习时间,持续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尊重学生学习意见,而且在“课中学习时间”,优秀教师会将大量时间放在学生实践与能力锻炼上,尽量让学生把课下无法完成的任务安排到课上,即使课上时间严重不足,这类教师也会做好思想引导方面,让学生不担心自己无法完成挑战,而是选择什么时间去克服挑战[5]。
        三、认清时代趋势,与时代同行
        在教育部门大力号召与宣传下,现阶段,大部分美术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这对美术教师教学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自从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WTO)以后,经济、科技得到高速的发展,并逐渐带动其他行业开始快速发展,并且在几年内完成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促使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起来,社会各界对新时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若想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创新性,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全新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年龄认知,调整传统教学活动内容。美术教师要积极的参加学校、教育部门开展的培训活动与交流会议,并且在每次培训活动与交流会议上都做笔记工作,将自身教学行为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相关教学活动作比较,寻找出自己的教学缺陷,勇敢的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改变做好准备。其次,美术教师要深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信息技术以自身的包容性、融洽性、便捷性、多样性,深受各级美术教师的好评,但是部分美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过于片面,无法发挥其真实价值,只是将课本放映在更大的银屏上,无法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需要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思考与反思不仅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快速完成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疏导学生个人思维情绪,美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家校共育学平台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充分的学习体验,彰显出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的真实价值,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6]。
参考文献:
[1]李一梅.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的探究——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2):88-89.
[2]刘秋芳, 魏缨峦. 论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成长--陶艺模块课教学探究[J]. 美与时代旬刊, 2019, 000(006):122-123.
[3]房丽男.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与蒙娜丽莎的一场邂逅》为例[J]. 安徽教育科研, 2019(7):29-30.
[4]孙兴华, 薛玥, 武丽莎. 未来教师专业发展图像:欧盟与美国教师核心素养的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 2019, 000(011):87-92.
[5]黄斌, 王丹妮, 刘锐.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优课"的分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 000(007):P.5-9.
[6]李嫄嫄.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兼谈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J]. 安徽教育科研, 20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