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种植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体验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倪宇哲
[导读] 每到春季,幼儿园就成了大自然的缩影,各种各样的种植活动给孩子带来了无限探究的可能。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

绍兴市越城区快乐城堡艺术幼儿园 倪宇哲

【摘要】每到春季,幼儿园就成了大自然的缩影,各种各样的种植活动给孩子带来了无限探究的可能。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通过种植活动,幼儿真切感受了生命的魅力、捕捉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不仅掌握了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还学习了简单的田间劳动技术,结合跟踪观察记录,促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大自然 种植 教育活动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的“保留课程”,每年春暖花开之际,大家都会着手开垦种植园,浇水施肥静待成果。
        当前,一些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教师种,孩子看。种植活动由教师一手包办;
        2、只是种,不探究。为了种而种,不关注种植过程;
        3、纯粹种,没有拓展。把种植与其他课程割裂开来,没有经验的整合与拓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还不到位,他们把儿童看成被动接受的对象,离开了教师的教授,儿童就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仍习惯于将自己知道的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幼儿。
        一、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社威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教育必须从探索儿童本身的本能、兴趣开始,引发儿童的主动学习,皮亚杰强调认知发展的主动性,强调活动、兴趣和需要对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必须致力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明确智力训练的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儿童天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教育需要在认可儿童的前提下,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给予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并给予发展的支持。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种植活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种植活动对幼儿教学的意义
        种植是孩子们实践、探索的好活动,好奇和探究种植活动强调真实和体验,它为孩子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本色,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的一小块“种植园地”,让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从而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种植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种植园里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园地就是一个浓缩的生态园,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因此,种植园地既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小主人,也是幼儿重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园地。



        1、在种植中培养幼儿的管理能力。
        从收集种子开始,让他们参与讨论:“种植园地应该种些什么?”幼儿们各抒起见,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合理安排种植的类别。并邀请会农耕的家长一起参与指导种植园地,使幼儿们了解到要让蔬菜长的好,要经常去施肥、浇水、锄草等等。并且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时常有幼儿提醒老师一起管理种植园地,让参与管理融入幼儿们每天的生活。
        2、在种植中培养幼儿的持续观察能力。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各种植物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在观察种植园地时,让孩子们养成了习惯,每次观察随带,记录着植物的点滴变化,在记录中孩子们惊喜的发现了植物生长的有趣现象:发芽了、开花了、长虫了、结果了,枯萎了。同时,结合主题活动《春天》进行教学,发挥了种植园地的作用。
        3.在种植中提高语言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非常积极,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充满自信。通过《种植记录本》,孩子们利用日常交流的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这些带有幼儿观察成功的愉快体验为幼儿表达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其次,运用图示记录法等科学表达方式,引导幼儿用图画的形式将每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画在自己的图画本上,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多种形式的种植活动不仅满足幼儿这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生活、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四、对种植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儿童是在自主探学究中获取经验、建构知识的。因此,我园坚守的种植理念是“让孩子成为种植的主人”。在种植内容、空间布局、种植管理等方面给予儿童最大的自由和自主。
        1、种什么——教师设计了《我要种什么》的调查表,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根据季节特点、?地域差异及孩子的兴趣确定种植什么植物,孩子们呈现的调查表颇具个性。教师利用集体谈话时间让每一个孩子跟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表,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自主行为得到充分的肯定,也使孩子的个别经验有效转化为集体经验。
        2、怎么种——关于怎么种,我们也开展了讨论活动:有的孩子带种子播种;有的孩子带小苗种植;还有的孩子直接带来花苗,体验第一波开花的喜悦。此外,种在不同的器皿中植物的生长都会不同。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了同的探索,有的孩子把种子种在泥土里,有的种在水里,还有的种在沙子里。
        3、种哪里——考虑到“种植园”离教室有点距离,为了方便孩子每天观察和记录,很多废旧材料成了种植的材料:罐子、瓶子、蛋壳、竹篓、废旧水壶,就连雨鞋也能发挥作用。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通过种植活动,让幼儿感受生命的魅力,真正学会“做中学”。
【参考文献】
[1]夏惠贤.论自然观察者智力及其课程开发[].比较教育研究;2004,(01)
[2]张伟文.幼儿园种植园地的“活管理[J].少年儿童研究,2011,(24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