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松
重庆市道角中学校 400055
摘要:道德和法治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学科。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随着体验式教学逐渐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迅速扭转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原本枯燥的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并对德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就体验式教学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一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前言: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学习成长的关键性阶段,也是学生塑造三观,形成良好品格的最佳阶段。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尤为重要。但是枯燥的理论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初中生更好的树立道德品格,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性,对学生三观的进行塑造,和德育水平的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了道德与法治理念和实践的壁垒。通过更直观更深入的交流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深入了解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让学生真正的能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1]。
(二)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
通过实际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道德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塑造学生的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道德上的是非观。
(三)培养学生的法律认知
体验式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法律底线,对法律形成更直观系统的认知,了解处罚法律所将要面临的后果,让学生对法律产生敬畏。同时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经过体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切实的分辨现实中出现的道德与法治规范,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格。符合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体验式教学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
通过对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专题,模拟各种突发状况,引导学生做出争取的判断。同时可以利用反面教材,加强学生对到各管更加立体的认识。同时让教学气氛更加轻松愉快,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为四组,分别站在四个方向,教师利用“1队前进”“2队前进”的口令,让学生有秩序地进行穿插走动。当教师停止看口令,让学生们想自由前进时,学生乱作一团,甚至无法前进。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2]。
(二)通过开展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后时间,开展一些有关道德与法治的体验活动。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近期所学,设置题目,开展一些演讲、辩论、黑板报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觉得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启示,学生在观看和表演时能通过对角色的演绎,换位思考,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在课堂以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志愿者、交通疏导、校园值周生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道德实践带来的精神满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法律、消防等演习和参观,加强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任,做到知法懂法不犯法,同时,在遇到困难时寻求法律帮助。
(三)通过案例讲解进行体验式教学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加强举例和多媒体教学。通过真实的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和法治常识。更直观地感受到和法治的震撼。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看到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例如,在学习《民主与法治》时,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贿赂投票的后果和危害。《法律在身边》一课,教师也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如何用法律保障生活,以及如果遭遇了盗窃威胁等事件,学生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体验式教学
小组交流合作,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进度。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也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组队完成实践任务,或者进行体验和感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处事方法,从而获得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助人为乐”为命题,分组进行手抄报制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理解“助人为乐”的内涵。
三、体验式教学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注意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体验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做出调整,控制课堂进度,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防止学生在课堂上过度注重体验,忽视了原本的教学目标。另外,对于学生产生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在备课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活跃课堂氛围[3]。
(二)体验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在设置体验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年级和喜好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因为放不开和不喜欢,导致体验式教学效果反而降低。并且,也不是所有的体验式教学都适合应用于课堂。教师在选择时,也要避免血腥、色情、暴力的场面,防止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三)体验式教学不能脱离课本
即使是提体验式教学,也不能脱离课本。体验式教学仅仅是辅助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存在,教师在安排教学时。也要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上,不能脱离课本空谈体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应试能力下降。
结论:对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让体验式教学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其注入了崭新活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观念,并学会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技能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效率,活跃气氛。也能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重视道德观念和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丽婷.探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8):119-120.
[2]赖姗姗.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与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38):123-124.
[3]杜亚琴.开放性教学——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新路径[J].求知导刊,2021(1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