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欢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幼儿园 830000
摘要: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愿意主动参与的体育活动,都可以界定为幼儿体育游戏。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幼儿体魄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幼儿体育游戏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体育游戏教学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游戏;游戏教学
引言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导向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基于兴趣导向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游戏化策略。
1创设贴近生活的游戏化情境
幼儿教育理应贴近生活,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带给幼儿更深刻的感悟与学习体验。晨间体育活动游戏化实施同样需要教师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化情境,更有助于激发幼儿晨间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运动效果。比如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可以从幼儿在生活中常听到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入手,幼儿自己代入小马的角色,为小马过河想出更多解决办法。又如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商量如何用沙袋搭建一个简单的桥,最终顺利过河,上述体育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有效锻炼幼儿体能,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体育游戏活动的作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现。
2提供多渠道学习机会,加强教师组织体育游戏的能力
教师设计与组织体育游戏的能力影响着体育游戏活动的质量,目前幼儿园内对相关知识较为了解,且有能力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的教师较少。针对如此现状,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多渠道学习的机会,集中优秀资源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知识,提升组织体育游戏的能力。首先,充分利用好本园资源,可以让园内较擅长组织体育游戏的教师给其他教师介绍经验,并在他们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时,给予园内其他教师轮流观摩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之后,其他教师可以进行初步尝试,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有趣的体育游戏,在组织实施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观看并让其给予指导建议。其次,当地幼儿园可以进行学习资源共享,观摩各园所展示的优秀体育游戏案例,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最后,幼儿园可以与当地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高校教师来园讲解体育游戏方面的理论知识,加深幼儿教师对该方面知识的了解。例如,在一次幼儿教师的交流活动中,一位男教师展示了体育游戏案例,他将幼儿熟悉的狼与小羊角色带入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了有趣的游戏情境。游戏过程中,他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情绪,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上,他能够逐渐提高难度水平,给予幼儿一定的挑战,在场教师纷纷为之鼓掌。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场教师都被这巧妙的游戏设计、起伏的情绪所吸引,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组织体育游戏的经验,待教师们回到各自的单位,向本园教师分享自己的所见,又可以将新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教师。
3合理安排体育场地,科学投放体育教具
在实践体育教学活动中,为了促使幼儿可以尽情发挥自身体育技能、获得体育游戏的快乐体验,幼儿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场地,促使幼儿可以在宽敞、安全的场地内,尽情释放天性,获得快乐的体验感,进而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的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有效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要认识到标准且安全的体育教具既可以促使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又可以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参与兴趣,有效提升幼儿体育教学的总体水平。首先,体育场地安排时,要注重区分室内外活动,促使二者互相促进、有效搭配。在安排室内体育场地时,要注重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进而促使幼儿可以接收到良好的教学资源。在安排室外体育场地时,要注重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气候等因素。其次,在体育教具投放上,幼儿教师要注重教具的安全性和教育性,促使体育教具的使用效率提升、使用方法明确。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教具使用的规则、方法等,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率。例如:在进行幼儿园大班体育项目“走大鞋”时,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在室内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走大鞋”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促使幼儿明确这项体育活动开展的目标,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其次,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共同制作“走大鞋”的体育教具,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最后,向幼儿介绍安全游戏规则,有效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和合作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总体水平。
4有效运用日常体育器材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可以作为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器材,例如,小凳子、皮球、彩带、粉笔等。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运用这些器材,如在空地上用彩色绳子制作独木桥模型,指导幼儿有序通过,以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这些日常体育器材可以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大班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想促使幼儿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大维,胡向红,曾小玲.非结构化儿童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其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7(12):61-63.
[2]梅崇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8):64-66.
[3]王洪耀,赵小坤,曹英.河北省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状况的分析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5):83-86.
[4]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1-63.
[5]杨美珍.浅析幼儿园“大班化”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