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萍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第一幼儿园 535300
摘要: 社会的和谐平稳发展,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对于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模式也越来越推崇,这对于现今的幼儿园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满足社会日益严格的需求,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方面也在不断的创新,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来满足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国家推行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之下,游戏化教育是现今各大幼儿园重点的教育研究方向,明确课程游戏化的各项要求,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所需要的知识.本文将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游戏观察与反思进行梳理.
关键词:游戏化背景;幼儿游戏;观察与反思
引言
随着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对于儿童的培养越来越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儿童的天性的释放与引导成为现在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所以国家大力的推行幼儿课程游戏化,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学龄前儿童正处于一个对世界探知的阶段,而且还未形成完成的思维模式,所以就需要幼儿园不断增加游戏活动的组织,增加幼儿真新鲜事物的认知,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也是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奔跑,蹦跳等过程中来促进幼儿身体各项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对于幼儿的反应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的促进尤为显著,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情绪控制,与社交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良好的游戏活动也能够增加幼儿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幼儿园做为幼儿进入小学的过渡阶段具有重要的启蒙教育意义,国家也严禁幼儿园提前对幼儿实行小学知识教育,所以幼儿园的主要教育手段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好的游戏活动也就成为了幼儿对于认知世界,学习各种生活知识的主要途径。保证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掌握各种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完成国家设定的课程游戏化目标。
一、课程游戏化对于幼儿教学的作用
(一)课程游戏化对于当前课程有着改善与创新的重要作用,课程游戏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幼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且幼儿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更加喜欢玩耍,对于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也更喜欢参加,而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得到推广之后,幼儿对于游戏活动的兴趣更加的浓厚。传统的幼儿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乏味的,由于幼儿的性格是比较活泼好动的,所以在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无法有效的集中注意力,从而使教学效果无法有效的提升,但是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儿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够自由的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并且游戏活动也可以让幼儿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之中,得到最为真实的感受,不论最终游戏的结果如何,幼儿都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二)在对幼儿教育之中,想要将课程游戏化进行全面的展开,幼儿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要做好课程游戏化首先就需要幼儿教师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之中,幼儿教师一直扮演着指导者、活动组织者与纪律管理者等多重身份,对于幼儿的教学方式,增加幼儿的兴趣一直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幼儿教师为了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吗,就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范围的游戏设计,幼儿教师不光需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参加积极性,也要保证纪律的管理。而且在游戏活动的激烈氛围之中能够有效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一定要谨记,兴趣教学比秩序管理更加的重要。所以课程游戏化的改革,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改变,教育的重点也要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研究,以幼儿为教育的主体来进行游戏的设计,有效的贯彻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思考
(一)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游戏活动之中,由幼儿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寻宝之旅》这一主题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不断的游戏过程中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到音乐中出现的空拍,并以此让幼儿在空拍之中积极的表现森林之中各种小动物与植物的造型。这个游戏能够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随着音乐的节奏,扮演着幼儿喜欢的各种动植物,并且音乐是不断重复的,幼儿会跟着教师的节奏一点点的将不同的动物进行展现,让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下不断的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在对于幼儿的教育活动,教师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活动,而将一些游戏活动单一的插入其中,这样会造成学生的活动兴趣逐步降低。幼儿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而游戏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只需要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在游戏的过程之中也能够充分的发掘幼儿的交往能力与表现能力,使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逐步提高。
(二)在美术活动《名片设计》这一主题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幼儿进行对名片的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让幼儿参观名片展,让幼儿了解名片主要表达的信息与用途,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在正式进入游戏活动之中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模板,让幼儿自行对名片进行设计,增加幼儿对自身信息的认知,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真实资料进行填写。在游戏过程之后,幼儿能够有效的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从而有效的完成名片的制作。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要不断的鼓励支持幼儿进行创新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一个旁观者,只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就可以,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发挥。支持幼儿不同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优质人才。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的逐步重视,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课程游戏化改革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于幼儿教学一个全新课程的建立开端,幼儿由于普遍年龄段较小,心智尚不成熟,所以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教育沟通,但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并且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游戏活动中推进教学任务的实施,是幼儿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观察记录对幼儿游戏的升华[J].好家长,2019(70):84-85.
[2]姚秉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J].科普童话,2017(15):118.
[3]杨燕萍.寓教于乐,将玩变成最好的教育——浅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J].长江丛刊,2017(0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