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秋莲
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中心幼儿园 广西 来宾 545708
摘要:我国当前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其中幼儿教育也是整体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目标是提升幼儿体质,培养幼儿智能和多方面技能,开发幼儿潜能等,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定。户外活动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将瑶族歌舞在这类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关键词:瑶族歌舞;幼儿园;户外活动;应用实践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户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歌舞类的活动比较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并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情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瑶族歌舞是瑶族特色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融入瑶族歌舞,不但可以顺利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同时对于培养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也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瑶族歌舞应用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从如下几方面论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活泼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年龄较小,他们对于生动活泼的事物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户外活动的时候应当尽量充满童趣,让幼儿有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另外,活动形式应当比较符合幼儿的能力水平,容易模仿,可操作性强,同时运动时间、强度应当进行合理把握,避免运动量过大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既达到锻炼身体、掌握活动技能的效果,同时又让幼儿产生更多愉悦的情感,让他们对户外活动的参与热情和信心更加高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瑶族歌舞融入了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根据幼儿园户外活动特点、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等,给幼儿创造适宜的活动情境,使他们身心愉悦地参与其中。如《瑶山彩云飞》,这是比较适宜幼儿学习的瑶族舞蹈。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到户外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参与训练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山之上,天空上飘着被阳光晕染的五彩云朵。另外可以结合活动时的天气状况,若为多云天气,可以让幼儿观察云彩是怎样飘在天空,有没有移动着位置、变换身形等。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幼儿在脑海中呈现出应景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想想成天空中自由自的彩云,联系舞蹈动作,让幼儿更好地体会轻松欢快的舞姿。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营造特色的民族活动氛围,让幼儿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不由自主地载歌载舞。例如我们广西来宾金秀县的盘王节,是当地十分隆重的节日,教师可以在户外活动中选择一个重要的节日环节——跳盘王,配上民族特色音乐,同时利用幼儿的认知基础,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脑海中构建起关于节日的回忆、想象。这样便可以将学生顺利引入到节日情境中,从而更积极主动参与相应的歌舞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到瑶族歌舞的魅力,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从而顺利实现活动目的。
二、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体力、肢体协调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教师在户外活动中进行瑶族歌舞教学,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针对同一个瑶族歌舞,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户外活动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小班幼儿的瑶族歌舞音乐应当比较简短,同时舞蹈动作需要比较简单,容易模仿;中班的音乐播放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舞蹈动作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和力度;而大班幼儿的瑶族歌舞活动则可以进一步提升难度。通过这样的形式,阶梯渐进,使户外活动中的瑶族歌舞能够满足每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需求,既发展体能、舞蹈能力、音乐律动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采茶舞”,活动中,可以给小班幼儿准备一些道具,如小篮筐,让幼儿真正体会到从事“采茶”劳动时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舞蹈动作;对于中班、大班幼儿,则可以让他们在无实物的情况下想象以下采茶场景或是其他劳作场景,跟随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看看谁的表演最形象、生动,让这些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场景之中。总之,教师需要掌握幼儿户外活动的设计原则,确保活动内容、形式、难易程度等与幼儿的能力、认知等水平相符,这样才能够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最大化发展。
三、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思想天马行空的。如果实际的活动中,教师通过一板一眼的形式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掌握瑶族歌舞的特点,活动中保持标准规范的动作,这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教学形式太过于枯燥、刻板,很多幼儿都没有兴趣认真学习,甚至会因为自己总是做不好而感到烦躁,失去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应当抓住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对幼儿做好引导。实际的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幼儿在听到瑶族音乐时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律动。这便是引导幼儿实现创造的最佳时机。结合音乐内容,教师运用适宜的语言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如活动音乐为“小鸟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小鸟怎样自由地翱翔,音乐为关于农业劳作的类型,则引导幼儿想一想劳作场景,应当怎样使用舞蹈动作进行体现。在幼儿对瑶族歌舞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可以自主创作出更多类似于瑶族舞蹈的动作。
总之,在幼儿户外活动之中融入瑶族歌舞,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活动设计方法,确保瑶族歌舞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同时教学应当循序渐进,逐渐提升难度,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多一些自主性,引导他们实现创新。这样能够更好的落实幼儿园户外活动目标,使幼儿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春兰.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计与开展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21,(09):105-106.
[2]杨甜. 幼儿园晨间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策略[J]. 贵州教育,2021,(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