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桥
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中心小学 322205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要模块,且两者间相互作用,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素材、方法与技巧,而写作则能够在应程度上补充阅读,使其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在现时代的语文教育中,读写共教的模式已逐渐普及化,教师应加强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以促使学生的阅读写作得以有效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引言:
针对语文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将读与写有效平衡,以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共同推进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水平,将学生的语文能力整体提升和优化。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读写教学的粘合度,将阅读写作充分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的训练及成效。
一、结合生活实际,促进素材积累
在读写教学期间,结合生活中的元素,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当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够得以提升,亦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元素的指引下,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从具体的学情出发,以促使学生得以在阅读的同时,将生活实际有效联系起来,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在六年级《北京的春节》中,教师则可围绕“春节”这一主题元素,让学生联想关于春节中的各个元素,比如春节习俗、春节的由来、春联、年夜饭等等,进而引导学生收集关于相应的资料内容,并要求其制作为小报、图册等内容,于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还可引领学生针对春联的书写方式、文体特征等进行讲解学习,进而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从而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节日的指引下,学生的兴趣逐渐提升,同时,通过资料的查阅收集与分享,亦能够使得学生的写作素材逐渐得以丰富。
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读写结合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多表现为仿写,即将文中的语句、段落等描写较好的部分进行模仿写作练习,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其能够学习并掌握其中的修辞方式,为学生的写作构建基础支架。因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期间,则需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实践,使其得以在充分感受作者情感表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仿写,以提升其仿写的效果。例如,在《匆匆》一文中,描写了时间的流逝,文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感人的景象。
针对这一篇文章中的语言表达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则可让学生针对其中的某一片段进行仿写练习,使其得以体会其中修辞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融入,以提升其基础写作能力。在仿写练习的同时,学生亦能够在咬文嚼字中更深层次的感受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发挥合理想象续写课文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文中,多数是节选名篇佳作中的某一篇章,因而在课文中则逐渐形成了“留白”的现象,据此,教师则可以将其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想象充分发挥,以“完善”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在续写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应尽量在学生基本写作能力具备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练习,即对于文章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且写作基础已完全具备。如此,才能够将课文续写练习的价值作用有效发挥。通过续写文章,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写作想象等方面得以有效锻炼,亦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于课文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既可以针对文章的前段进行续写,亦可随着文章的结尾进行续写。例如,在节选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中,教师则可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针对故事情节中后续发生的事进行联想,进而指导其展开续写。期间,教师亦可给予相应的提示,比如“文章后来可能会发生了什么?一切真的如鲁滨孙想象的那么顺利吗?”“在多年以后还会有人到这个荒岛上吗?会不会与鲁滨孙有什么故事?”等。
四、对阅读文进行读后感写作
阅读的学习不仅在于学生能力理解课文的内容,亦需要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与理解。基于此,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展开读后感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想法写入文章中。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以及写作能力,教师可避免为学生设立条条框框,而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真实想法进行读后感写作,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即可进一步提出读后感的写作格式、要求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在文章的阅读教学期间,可让学生自主先行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内容,进而与小组展开讨论,在相互分享之后,进而完成写作练习。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中,则可在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如“文章讲述了怎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做?”等,进而让学生在课后结合讨论的成果进行写作练习。
五、结束语
只有当读与写切实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的读写能力才能够得以更为综合有效的提升。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立足于阅读文本当中,围绕阅读展开一系列写作的教育指导,以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反复的训练,从而逐渐提升其读写能力,使得语文的综合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兰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2期):170-170.
[2] 刘素娟.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 596(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