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谭秋云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去阅读不同的图书,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来提升人文素养。
        谭秋云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新宾完小 530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去阅读不同的图书,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来提升人文素养。所以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在一味的灌输知识或者是讲授知识,应当让学生掌握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学到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策略分析

        前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升阅读能力能够强化学生对文字的掌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日后学习语文夯实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目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完全被取缔,很多教师仍保留着老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运用这老旧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语文上仍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手段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容易造成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的不良现象[1]。
(二)设定教学目标过于超前
        在我们实际开展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的。可是很多教师存在将教学目标设定的过于超前的现象,在设定教学目标是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要求学生进行目前阶段难以理解的逻辑思维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教师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会被消磨的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造成学生学习起来“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没有办法真正的学到知识,提升阅读能力更是无需多提。
(三)忽视了学生的课后培养
        在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占得比重比较小,只有学生在课后进行主动阅读,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阅读能力。但是目前还有很多教师注重与课堂上的教学,忽略了课后培养学生,特别是在放假期间。这也致使学生课外的阅读量不足,阅读水平提升缓慢的现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进行一件事情的专注力不足,对自己不敢兴趣的事情自觉性更是不高。只有我们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想法,否则的话,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阅读,连能否坚持阅读完都是个问题,提升阅读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了。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前,必须要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作为前提。因为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才能自主的进行阅读,才能对阅读产生欲望,从而增加阅读量,才会提升阅读能力[2]。


        例如我们在学习《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时,童话故事更加符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认知,学习起来会更加感兴趣,我们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本文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在通过观看动画,来对故事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后在授课结束后,我们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类似的读本,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增加阅读量,从不爱阅读慢慢变为喜爱阅读,最终达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二)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于学生来讲,提升阅读能力不是可以一步登天的,需要长期的去积累,在长期的阅读中慢慢培养出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是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设定出学生“踮脚”就能够到的目标[3]。
        例如我们在学习《去年的树》这一课时,就应当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中年级向高年级的阶段,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像教低年级学生那样只是简单的识字和朗读等,需要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内涵和创作情感进行理解。所以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之外,还应当加入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内心情感、体会到珍贵的友谊等等教学目标,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课堂中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从课上和课后两个方面来进行。我们在进行授课时,主要是传授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素材,来带动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能够帮主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感受文章中心思想,明确文章写作手法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学会阅读,并且能够在课后利用这些学到的阅读技巧去提升自身的阅读量,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例如我们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的熟练度和速度,学生阅读完毕后,我们可以就文中所描述的“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等语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明确当时革命先辈为党为人民视死如归的情感,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最后随着学生对文章的不断深入,我们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文章描述了什么故事?”“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回答完这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后,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对回答不充分的教师要进行补充,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提问,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了课文,养成了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达成提升阅读能力的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阶段,需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语感,掌握实用的阅读技巧,进一步强化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桑妍.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27-28.
[2]刘红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08):165-166+179.
[3]邢爱.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