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娜
西安市莲湖区第六幼儿园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77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背景会不断推进幼儿的综合成长,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更加新鲜的模式和指引方案。因此,幼儿园应践行优秀的手段,为幼儿的综合成长提供多样化环境。以丰富多彩教学课堂的构建和综合化内容的引领,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基础;通过食育模式的落实,让幼儿能够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优质习惯。与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方法和需求相吻合,会在最基础教育阶段为幼儿提供正确的引领,让幼儿能够取得优质的学习成果,以此为基调推行先进政策,让正确价值观念得以落实。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幼儿园实施食育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实践策略;优化;分析
前言:食育对于人类正常生活会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健康饮食也是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升以后逐步追求的正确方向。幼儿是中国发展的希望,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因此,幼儿园要对幼儿实施不断的食欲教育,以此塑造其形成正确饮食习惯,让幼儿能够获取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饮食方面的独到见解,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创建基础。幼儿园内部应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自身引导幼儿的特征,尝试新鲜方法、传播有效的思想意识。以各方面的综合考量,创建有效的方法。以科学指引手段合理达到引导和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教学指引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幼儿园发展中教师仅重视幼儿凸显式能力的培养,意图让幼儿在家庭中和社会环境中显现出自身的相关学习成果。以此凸显教学成效,增进幼儿园的总体教学竞争力[1]。
但是,上述模式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意识特征。给幼儿的童年带来了一定的不和谐因素,不利于其能力的形成和相关价值的塑造[2]。
二、幼儿园实施食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结合家园共育模式,实施食育教育
家园共育模式是先进水平提升、科学技术发展、教学改革思想进程中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幼儿提供家庭与幼儿园连贯性的指引方式。解决目前家庭引导环境中对幼儿过分溺爱的错误思想。以家园共育思想传播先进的价值观念,让环境熏陶和影响幼儿,实施有效的食育教育,能够让幼儿真正理解食物的含义、以及健康饮食的内涵。塑造其形成优质习惯,有助于幼儿园引导成果的延续,会推动内涵的显现。
例如:幼儿园中可以对刚入园的幼儿进行餐桌礼仪的基本引导教学,让幼儿从小班时期开始就能够掌握一定的饮食礼仪文化。以习惯塑造伴随幼儿的成长始终。首先,幼儿园教师要让幼儿养成优质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同时检查幼儿是否将手洗干净。随后,要指引幼儿不要吵闹、饮食中不要大声喧哗、不要用筷子敲盘子碗、不要乱扔食物的残渣剩屑,同时要杜绝幼儿挑食厌食的现象。饭后,要指引幼儿用纸巾进行擦嘴的动作,同步要将桌椅摆放回原来的位置,要对就餐中帮助自己的教师说:“谢谢”。以餐桌礼仪的基本教学,奠定一定的食育引导氛围基础。家庭中也要同步按照上述方式引导幼儿,以延续性的指引环境使高精准教学达到实质教育的目标。
(二)开展以食育为基础的文化主题活动
实践主题活动的召开会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氛围基础,也会营造幼儿园中的优秀指导环境。园中以食育为主题开展优秀的文化活动,能够在环境氛围的熏陶中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食育的相关内容,增进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也会为幼儿园传播先进思想模式,渗透可借鉴的食育文化提供环境平台标准。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能够让此模式同步熏陶和影响家长、与幼儿的思维,推动目标的实现。
例如:园中可以借助不同的节日为主题,创设一定的食育教育文化活动。以腊八节——腊八粥;中秋节——月饼;乃至于端午节——粽子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认识到不同饮食文化背后的内涵。介绍元宵节中的元宵或冬至时吃饺子的传统习俗,通过特殊节日与饮食文化的融合,让幼儿了解传统思想。随后,可以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制作素材、以及其生产环境,了解蔬菜从种植到产出、以及面粉、米饭等种植和产出的过程,加深幼儿对饮食内容的了解。活动开展可以配备图片、视频、信息技术等多种角度,提升环境氛围,让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吸引。以此,践行一定的食育文化,塑造幼儿的饮食责任感。
(三)强化教师教学能力,进行食育教育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引方法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成果。因此,幼儿园在实施食育引导的中应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吸引幼儿参与,教师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和相互讨论商讨出有效的方法。贴近幼儿的成长需求,让其获取相关动力。符合时代发展确保幼儿能够获取正确指引[3]。
例如:幼儿园为增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采用参观和积极交流学习的方式,让教师与其他幼儿园内的相应教学人员进行交谈,或参与集体听讲座的活动,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讨论。在相同题材的知识讲解中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方法讨论出最佳方案。此外,可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通过线上教学指引的方式,教师通过网络中的不同学习,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依据教师的不同时间安排,让其登录账号和密码进行网络在线学习,并通过考核予以一定的证书。学习相关食育内容,构建趣味化引导环节,让幼儿能够生成兴趣。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通过有效的食欲教育,以多方面的途径论述,为幼儿塑造优秀的饮食习惯创建基础。涉及到不同方面的内容,教师与幼儿家长同步努力,让优秀的食欲内容融合于幼儿园日常教学。同时,融合于家庭日常引导中,能够让灿烂的饮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幼儿能够在饮食上有所认知,也解决了其厌食、挑食的问题。在最基础教育阶段渗透一定的传统内容和习惯性意识,会让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伴随幼儿的成长始终,有助于其日后的发展;也会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搭建前期平台。
参考文献:
[1]汪涛.基于“OTP”模式创建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筛选系统——以东莞市幼儿园教师市级培训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04):109-111+130.
[2]刘晓洁,苏洋,管晓慧,黄琼,张铜会,程书波,宗耕.新时代我国食育扶贫理论与实践模式探索——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食育扶贫试点总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0):1298-1307.
[3]陈晨.左手是家 右手是园——谈家园合作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