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插图教学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杨群开
[导读] 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使用教科书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教科书中的语言,还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杨群开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丽雅苑英语实验幼儿园  528200
        摘要: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使用教科书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教科书中的语言,还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教科书插图资源也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并从多个角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素养。
关键词:教材插图;图片资源;图片语言;直观教学
前言:
        教科书上的插图非常丰富,但是许多老师倾向于忽略教科书插图的使用。实际上,插图是教材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幼儿将对彩色图片非常感兴趣;其次,插图是文本的视觉表示,是对文本的重要段落或困难部分的视觉解释。这些图片材料使文本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它们是有意义的,既有子文本又有语言。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图片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素质。笔者发现本文的文本内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场景变化,人物话语难以系统地把握,文本理解难以把握完整性。考虑到文本处理的难度,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了教科书插图。
一、优化插图设计,提高幼儿课堂效率
        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这些色彩鲜艳的插图是并不很重要。忽略它的存在,低估它的功能。这不仅是对新课程改革教科书特点的不清楚,而且没有起到教科书插图的作用。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没有为幼儿提供有关教科书插图图片的培训。幼儿不能阅读和谈论插图。幼儿不敢大胆说出自己对地图和知识的理解。因此需要优化插图设计,提高幼儿课堂效率。从幼儿的心理发育状况来看,他们的实际注意力水平很差,语言表达的口吃也使老师感到焦虑。幼儿们在看图片时停止说话,这影响了对插图和知识的学习。在采取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后,幼儿可以较好的理解插图中蕴含的知识信息,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二、优化插图设计,来给幼儿减负增效
        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约占83%,听觉信息占11%,气味和触觉只有5%。在教材中使用插图可以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功能,这比单独聆听要有效得多,所以需要优化插图设计,来给幼儿减负增效。就是说,如果可以将教材的插图放在适当的位置,对插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的优化设计,就可以让幼儿听到和看到它们,然后通过讨论和交流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则知识保存的效果将大大提高。在当前的幼儿园教科书中,几乎每个知识点都附有图片。教科书的编写者正在尝试制作带有图片和文字的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某些教学主题无法仅通过教材中的插图来解释。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找到比教材更好的图画。您不需要坚持使用教材,可以根据需要更改和补充图片。


三、优化插图设计,增强教学的策略性
        通过图片设置背景,优化插图设计,增强教学的策略性,加深主题,激活问题思考能力,激发强烈,多变和有趣的材料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唤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增强幼儿对重要知识的无意识关注,增强记忆功能,然后达到加深主题和增加画龙点睛的效果。许多杰出的社会人物,重要事件和古代遗物都摆在架子上,成为激发大脑兴奋的催化剂,使幼儿们可以在现场并激发他们的思维。用图片创建效果的关键是创建情境。教师应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在图片的上下文中有几个要求要注意:首先,它必须接近幼儿生活。其次,它必须具有图像竞争力;第三,必须是情感的;第四,必须以理论为中心。第五,“思考”必须是核心。此外,使用图片增加知识,扩展信息并了解插图的真实含义。在教学实践中,将更多有价值的历史图片带入课堂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图片具有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幼儿对图片信息的接受比对文本信息的接受更直接,并且接受图片信息的时间比对文本信息进行接受的时间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大量图片不但可以增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用表情符号来说明文字,加强解释,用表情符号将摘要变成特定文本,同时使用图片和文字,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幼儿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方式直接影响幼儿思维活动的质量。幼儿园幼儿在理解抽象概念,分析问题的本质并记住众多名词时,需要具体图像的支持。通过观看图片和阅读图片,幼儿可以获得很多教材信息。教科书中大量的图像和图表成为幼儿生动和认识的源泉,也是幼儿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在教学中使用图片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而且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提高效率,并可以通过图像生动地表达某些抽象字符。使用图片来教育道德,养成情感并升华爱国主义。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一定的内容后,如果在适当的时机解释并指出了该部分的彩色图片和插图,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扑朔迷离”的效果,使幼儿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到高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和社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结语:
        图片是教科书的第二语言,是一种巨大的课程资源。将图片应用于教学是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幼儿为中心,倡导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幼儿自己观察,思考和提问;注意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使用图片有助于幼儿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设置问题,老师的指导以及幼儿的讨论,过去的学习方法已经改变,这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现象。例如,课堂能力目标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常常让人互相忽略。探究式学习在外观上是相似的,但实际上却不一样。阅读图片过程中的问题通常是由老师预先设计的,主要是依靠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这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独立学习和探究。风格学习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提高学习主管能动性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只要教师坚持关注,探索和运用图片,就将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姚芳兰. 小学课文插图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研究[J]. 课外语文, 2020, 000(007):P.36-36,38.
[2]郭桂锋. 浅谈课本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读书文摘, 2019, 000(004):P.106-106.
[3]吴晓霞. 浅析课文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南北桥, 2019, 000(009):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