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陈碧洪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碧洪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中学 351253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历史要格外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其以教师为主体,课本为辅助,之后再进行简单的解释,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借助历史纪录片三个方面入手,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改革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枯燥,而且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教师想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全面地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所谓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以及技能、解题过程以及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综合素质表现。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抛弃老式传统的教育模式,然后必须要利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在历史课堂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史料实证这五点。那么,教师应该利用哪些手段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呢?
        一、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教师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教学发现,有不少学生的施工观念很差,对于很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都理不清楚。高中的历史教学,通过三年但学习积累下来,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把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联系,这不利于学生在未来道路上的学习发展,那么,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去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从而增加课堂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给学生进行梳理【1】。
        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汉源时期中央集权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然后为同学展示在课前准备好的PPT,利用表格的形式非常直观地向同学展示,推恩令、藩镇割据、行省制度、丞相、三省六部制、察具识、科举制、等名词与概念,让学生了解汉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然后为学生介绍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为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以及隋唐等本节课需要学习朝代的知识。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可以为学生从头开始快速地理清思路,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做一个思维导图出来。在做思维导图的途中,学生肯定会主动地动脑筋去思考和翻阅书籍。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者,而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是被动地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之后,新课改要求在高中课堂中要让学生有主动权,让学生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展开自主积极的探究,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历史课堂充满兴趣【2】。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有主动性呢?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介绍了本节课的内容为,要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要求让学生理解,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教师可以把学生四个人分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针对每一点去进行讲解的时候,每遇到一个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可以邀请几组学生上讲台去把自己的结论分享给同伴。学生每说,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为小组加分。每个小组争取的分数到达一定数目后,可以在教室这里领取奖励。比如说,笔、本、包书皮等等。通过这样小组合作,并且获取奖励的形式去授课,可以,让学生对历史课堂更加有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小组分工合作学习中,还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借助历史纪录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高中生学习的培养。那么,新课改的要求,提出要正确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唯物史观以及加国情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以及加国情怀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历史纪录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结合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生动地看到历史真实的场面。
        比如,教师在讲授《抗日战争》这一课的时候,要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大抗战》这一纪录片,在这部影片中,包含着很多的原始影像以及照片,对一四年的大抗战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生动的历史回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大抗战》这一纪录片的片段内容,在《大抗战》中,全景式展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的全过程,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民族团结抗日的全貌。之后要让学生了解,一个社会需要科学的理论武装,正确的舆论指导以及高尚的精神塑造,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然后再带领学生回到教材《抗日战争》中,要让学生知道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历史地位。全民抗议战局面的形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教师在进行细致的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刚才的纪录片,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最后在即将要下课的时候可以播放《国歌》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渲染气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到历史真实的场面。
        教师应该彻底告别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运用一些正确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创造一个新型的课堂。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对历史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可见利用教学手段来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潘红岩. 高中历史教学中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名师在线, 2020(17).
        【2】赖清林.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4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